您现在的位置: 红色案例 革命人物

红军无线电通讯事业的创始人——伍云甫

伍云甫(1904-1969),字松青,曾用名伍永福、左兆贵、吴兢生、王耘。湖南省耒阳县(今耒阳市)人。参加了秋收起义、湘南起义、五次反“围剿”、长征等,是中共中央和中国红军电台的奠基人,红军无线电通讯事业的创始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共中央军委秘书长、中国人民救济总署秘书长、卫生部副部长。

弃教从戎,配合工农革命军攻克耒阳

伍云甫自幼随父读私塾,1920年,伍云甫高小毕业后考入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受蒋啸青、张秋人等进步教师影响,聆听了毛泽东所作的关于社会主义的演讲,成为湖南三师学生运动的活跃分子。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毕业后,伍云甫回到家乡耒阳,先后在县立第一高小、县立初级中学任教。此后,他被选为耒阳县教职员联合会执行委员,同时兼任耒阳县总工会教育科科长。

192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伍云甫脱产到县总工会工作,不久任总务处处长,兼任湖南省农民协会驻耒阳农运特派员,同时任耒阳县农民协会秘书长兼中共党团书记,参与领导发动全县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马日事变后,大革命失败,他与邓宗海重建中共耒阳县委员会,于1927年9月至1928年3月任中共耒阳县委秘书长、一区区委书记兼组织部长。随后,伍云甫还创办了县委机关报三日刊《耒潮》,担任总编,喊出“拿起刀枪,为烈士报仇”的口号。同时秘密组织农民游击队,开展地下武装斗争,响应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

1928年1月,伍云甫率耒阳游击队参加湘南起义,配合朱德领导的工农革命军第一师攻克耒阳县城,随后他担任中共耒阳县第一区区委书记兼组织部部长,大力发展党组织,动员组织农民武装配合部队作战。起义部队上井冈山后,他率农民自卫军独立团坚持斗争,从事游击活动。

组建通讯部队,勇斗分裂分子张国焘

红军无线电通讯队伍创建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初期,红军并没有电台,通信、联络全靠步兵或骑兵传递。1930年以后,红军的作战形式由以游击战为主向以运动战为主过渡,原来的通信手段已无法适应革命斗争的需要。为了赢得战争的胜利,党中央决心建立自己的无线电通讯队伍。

1930年,伍云甫辗转到了上海,被组织派去参加党的无线电训练班学习,以培养自己的无线电通讯队伍。伍云甫深深懂得,这是党组织对自己的信任。在上海赫德路一所亭子间里,他化名吴兢生以学习商业报务技术的名义参加了无线电训练班。伍云甫每天清早起来,就直奔机房,一学就是一整天。手指头都按得红肿起来,他咬咬牙,硬是坚持下来,很快地掌握了收发报技术。

1931年1月,他被调到中央苏区创建无线电通讯部队,带领其他同志筹集器材,选调人员,白手起家,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无线电通讯大队,完成了同上海党中央电台直接通讯的任务。1932年,他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通信处政治委员,后任中央军委无线电总队政治委员、中央军委总参谋部通信局党总支书记、中央军委总参谋部通信局副局长,成为红军无线电通讯事业的创始人。

1934年初,伍云甫任中革军委第三局政治委员,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二至第五次反“围剿”作战的通讯工作,参与领导了红军通信工作的建立和发展。1934年10月,红军开始长征,他背着电台率领总台人员和数百名通讯学校师生跟随部队行动。

1935年,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伍云甫任红军总司令部第三局政治委员。遵义会议后,红军兵分左右两路北上,为了加强对左路军的领导,毛泽东派伍云甫率一通讯电台到张国焘处工作。不久,张国焘另立党中央的企图败露,后发现是电台走漏了消息,便将责任归咎于第一电台台长罗若遐,准备伺机报复。后来,张以迟缓发电报为由,将罗关押拷打。伍云甫闻讯严词责问张国焘,并连夜找朱德、刘伯承和徐向前详细汇报情况。在他们的干预下,张国焘只得把罗若遐放了。在朱德、刘伯承领导下,伍云甫想尽办法保障了红一、二、四方面军无线电通信联系,为红二、四方面军与中央红军的胜利会师起了重要作用。

招收进步青年,稳固抗日统一战线

抗日战争爆发后,红军主力于1937年8月25日改编为八路军,并决定在西安市七贤庄一号设立“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驻陕办事处”(简称西安八路军办事处),这是八路军在国统区设立的第一个公开、合法的办事机构。毛泽东在延安亲自点名由伍云甫出任第一任西安八路军办事处处长,与时任中共中央驻陕党代表林伯渠同志搭档,按照党的政策积极开展统一战线工作,从事抗日统战和联络工作,参加营救红军西路军失散人员,为延安抗大、陕北公学招收大批进步青年。

伍云甫同林伯渠出色地完成了联合各界人士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招收输送进步青年到延安学习,并将延安干部转送到全国各地,为抗日前线和陕甘宁边区采购、输送抗日物资等任务。

在此期间,他带领办事处的同志同国民党顽固派进行了一系列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红军西路军1500余人被青海马家军俘虏后编成“新兵团”送往河南补充国民党军,运兵车刚到西安,伍云甫就去向大家传达党的关怀。后来,在他和林伯渠的努力争取下,这批红军战士终于重返抗日阵营。一个化名“马克志”的特务,冒充八路军干部,到处破坏抗日,诱骗奔往延安的爱国青年改变行进路线,伍云甫派人到渭南将其抓获,押送延安公审后处决。

1941年秋,伍云甫回延安,先后任陕甘宁边区政府财政厅副厅长、银行副行长。1942年春任中央军委秘书长。1943年7月调延安党校工作。1945年当选为党的七大代表。1946年任解放区救济总会秘书长兼党组书记,通过宋庆龄主持的保卫中国同盟和中国福利基金会,向爱国华侨、爱国团体、友好国家争取募集了大批药品和救济物资,有力地支援了解放战争。1947年后,先后任中央工作委员会秘书长、中央办公厅行政处长兼直属机关党总支书记等职。

力促中国红十字会改组并登上国际舞台

1949年4月、5月,南京、上海先后解放,国民党统治的中华民国政府迁到广州,红十字会总会主要领导人都离开了总会,总会中下层员工为求生存,要求解放军宁、沪两地军管会接管,而红十字国际委员会驻沪代表则以红十字会的中立性为由予以阻止。周恩来得知这个情况后,马上决定将红十字会总会由南京、上海搬至北京;接着指示卫生部和中国人民救济总会共同筹划改组工作,由救济总会秘书长伍云甫负责改组工作。

伍云甫将一切筹备就绪后,于1950年8月2日将改组后的中国红十字会理事会候选人名单连同《中国红十字会会章(草案)》送请周恩来审定,总理即于8月3日审阅,并对“会章”(草案)作了部分修改。8月4日改组会议隆重召开,从此中国红十字会以崭新的形象登上国际舞台,成为新中国第一个进入国际组织的人民团体。中国红十字会在改组后的头几年做了不少工作,如组织农村医防服务队、治淮工程医防服务队、抗美援朝医疗服务队等,对保护农民健康、工人健康、志愿军战士健康以及青少年学生健康都发挥过很好的作用。

伍云甫(左二)与毛泽东

新中国成立后,伍云甫先后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一届全国政协特邀代表,第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1962年当选为中央监察委员会候补常委。“文革”期间,他同林彪、“四人帮”进行了坚决斗争。1969年7月25日在北京含冤病逝,终年65岁。他的临终遗言是:“不为名,不为利,不怕苦,不怕死,一心为革命,一心为人民。”1979年党中央为他平反昭雪,恢复名誉。

文章来源于《史志耒阳》

整理编辑:向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