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春立(吉林省原副省长):走到今天是我没有想到的,走到今天我也非常痛悔。
谷春立,吉林省原副省长,曾任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委书记、鞍山市委书记等职务。2015年8月,因涉嫌严重违纪,中央纪委对其立案审查。经查,谷春立严重违反了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严重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十八大之后仍然不收敛、不收手。
唐波(中央纪委纪检监察室工作人员):从2015年到他案发这半年的时间内,他多次接受公款宴请,包括出入私人会所大吃大喝,次数就达到了三四十次之多。大多数都是不对外经营的,不是对外经营的,都是内部的一些场所。
谷春立并非不知道这样的吃请应酬违反八项规定精神,但他内心深处,并没有把这真正当回事儿。
谷春立(吉林省原副省长):规定是肯定学了,但是有时候氛围整得融洽一些,我也觉得,有时在酒桌上协调点事,能够增进一些感情相互了解,所以协调起来工作比较方便。
不少领导干部对于吃喝应酬,都是以“为了工作”、“方便交流”为借口,但冠冕堂皇的理由掩饰不了贪图享乐的实质。有的领导干部带头大吃大喝,久而久之甚至变成了一种爱好。
王树森(吉林省人民政府原副秘书长):一吃喝就高兴,挺风光,有一种成就感,一看下面敬你一杯酒,包括老谷也那样,敬你一杯酒,你就忘乎所以了。
王树森当时担任吉林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也因涉嫌严重违纪接受组织调查。他经常为谷春立安排各种饭局,也一起参与吃喝应酬。
王树森(吉林省人民政府原副秘书长):我俩影响挺坏。俺俩天天有局,还整个秘密的点,是不是,其实已经意识到这个(风险)了,但有一种侥幸的心理,没事,你不一定能抓着我。实际上现在想起来真没趣,现在我都觉得,不累吗?真累啊。吃饭也挺累,你上桌得白唬,你不能冷场。
谷春立吃请应酬很多是在一些企业的内部食堂,但吃的可不是食堂的标准,他要去吃饭,企业会精心安排饭菜和酒水,费用也都由企业来买单。谷春立分管的工作要和不少企业打交道,他甚至主动开口问企业有没有“安全”的地方。
张海涛(某企业负责人):汇报结束之后,快要走了,他问我,你们这个单位有没有个食堂,能够接待的、隐秘点的地方,然后说,那你们这儿接待方便吗?我说,领导方便啊!那你替我安排一桌行不行?我说:没问题,您说什么时间。当时的心情是比较高兴的,因为领导提出这样的要求,对我们这个一个企业,是对我们企业的一个重视,我们当时是这样理解的。
对于谷春立提的要求,一些企业把这当作是和省级领导拉近关系的好机会,而谷春立也时常主动给人这种机会。除了常到一些企业的内部食堂吃喝,他还长期借用一家企业的越野车,停放在省政府大院供自己使用,这也是严重违反八项规定精神的行为。吃企业的饭,用企业的车,关系越走越近之后,谷春立开始利用职务之便为一些企业办事并收受财物。
王树森(吉林省人民政府原副秘书长):有的时候我们真给他办点事,比如说他有点啥难处了,所以把我们请到会馆去吃顿饭,然后我们把几个主要的领导找来,领导一看,你看你和谷春立这都过问了,怎么得想办法给好好解决解决。
正所谓上行下效,如果领导干部做的是坏榜样,对所在地区和部门、单位,也会一级级产生负面影响。
唐波(中央纪委纪检监察室工作人员):他必然会对他的下属,这些委办局的领导也会形成一个不好的这种示范作用,作为他直接的分管领导都在大吃大喝,那么他必然就会在他的思想认识上也有可能产生一种错误的认识。
下属一些干部和他一起出问题,谷春立的不良带头作用难辞其咎。而他自己的腐化轨迹也证明了:不注重小问题,最终要出大问题。经查,谷春立通过主持会议研究、向有关人员打招呼等方式,在企业经营、土地出让、房屋拆迁等方面为企业谋取利益,收受财物达数千万元,涉嫌受贿罪,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谷春立(吉林省原副省长):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次两会当中讲的,作为我们政府的干部和企业家一定要做到“亲”、“清”,既要亲近又要非常清白,关系非常清楚,所以我这个失败的人生最大的就是这个清,这项工作,比如说我犯罪主要问题主要是跟一些企业家之间有一些联系。如果你不做到“亲”、“清”,那么就是祸兮之所伏,这是我人生最大的教训。
不正之风是产生腐败的温床。党中央下大力气抓作风,抓住的正是预防腐败的关键切口。作风问题不论是对党员个人,还是对整个党组织,都不是小事,而是至关重要的大事。
巴音朝鲁(吉林省委书记):谷春立身为党的领导干部,如果他能够带好头以身作则,做出表率,那么至少是在他的分管领域,分管系统,应该是能够带出一个好的风气来,如果不是这样很容易给下面带来一种不良的影响,所以我认为党中央反复强调抓作风建设,既要面向全体党员,更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这是十分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