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警钟长鸣 警示片

终身监禁第一人——全国人大环资委原副主任白恩培夫妇的红木、茶叶、翡翠和玉石(《永远在路上》第一集)

断线的风筝没有自由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一年多来,广大党员在教育中淬火,在学习中锤炼,党性因之增强,基础得到夯实。然而,在学习教育过程中,也有一些党员暴露出了不少问题。特别有的党员不守纪律、不讲规矩,在党不言党、在党不为党。种种行为,不符合党员身份,也有损党的形象。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身为党员,曾在党旗下庄严宣誓: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严守党的纪律。也就是说,自宣誓之日起,党员就该自觉守党纪、听党话,并时时将“党纪”二字牢记在心,融入血液。从现实情况来看,一些党员之所以说话出格、做事越轨,莫不发端于漠视党纪。

毛泽东同志曾指出,身为党员,铁的纪律就非执行不可,孙行者头上套的箍是金的,共产党的纪律是铁的,比孙行者的金箍还厉害,还硬。可见,纪律是党的生命线,是每一位共产党人的行动指南。革命战争年代,共产党正是靠着铁的纪律,才把来自各阶层的先进力量拧成一股绳,取得最终胜利。

1939年,刘力功被开除党籍事件震动全党。1938年,刘力功加入共产党,并于抗大毕业后进入党的训练班学习。毕业时,党组织让他到华北基层去锻炼。但刘力功坚持要进马列学院或回原籍工作。为了教育他,党组织与他先后进行了7次谈话,并给他时间反省错误。后来,刘力功声明愿意去华北,条件是一定要到八路军总司令部工作,党组织不同意,他就干脆拒绝执行党的决定。中央党务委员会认为,党已尽最大努力说服教育,但他仍不服从党组织安排,违反了党的纪律,又不接受党的教育,改正自己的错误,因此,决定开除其党籍,并公布于全党。针对此事,陈云后来写下《为什么要开除刘力功的党籍》一文,强调严格遵守党的纪律的极端重要性,指出党内不准有不遵守党的纪律的“特殊人物”“特殊组织”,要求全体党员自觉遵守党的纪律。

古人云: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党员遵规守纪,时时以党纪为第一准绳来要求、约束自己,就能“随心所欲不逾矩”。而一旦失去纪律约束,或视纪律如无物,党员小则“跑冒滴漏”,在工作中“翻跟头”,大则个人严重腐化变质,最终堕入罪恶渊薮,踏上不归路。正如有的落马党员干部身陷囹圄时忏悔道:假如一开始就守住底线,不破纪律红线,也不至于层层失守,最终沦为阶下囚的可悲下场。正所谓,一步错、步步错。失去纪律这道屏障,党员干部就没了免疫力,也就会受到多方面诱惑与冲击,甚至在围猎中败下阵来。

守党纪,在管住自己的同时也管好身边人。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既要自己坚守底线,也要架起“高压线”,管好家人,让手中权力姓“公”不姓“私”,只为群众办事,不为亲朋好友开绿灯。否则,终会害己、害家、害党。无论是刘铁男让身边老板“带带儿子”“多帮帮儿子”,还是白恩培处处“关照”妻子张慧清,让其从某招待所的一名服务员,一步步登上了云南电网公司党组书记的宝座,都最终难逃党纪国法严惩,落得人财两空的下场……大量的案例表明,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不守党纪,不管好家人,终会废职亡家,害己又害人。

哲人说过,断线的风筝不仅不会得到自由,反而会一头栽向大海。有约束才更自由,有纪律才更有力。党的纪律为党员提供了言行举止的根本遵循,只有每一名党员都守党纪、听党话,党内政治生态才会风清气正、海晏河清起来。

中央纪委国家监察网站 2017-06-06 15:16



白恩培(全国人大环资委原副主任):1985年就是延安地委书记。副部级以上都二十多年了,正部级岗位上也十多年,没想到老了老了,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

白恩培是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的儿子,通过组织的培养、出色的工作,39岁就成为延安地委书记,之后又历任多个重要领导岗位,曾先后在青海和云南担任省委书记。然而临近退休,他却因为腐败问题落马。

白恩培(全国人大环资委原副主任):慢慢随着职务的提升,再加上环境的影响,考虑自己的就越来越多了。尤其是2005年以后,自己也60岁了,又生了一场大病,这个时候思想就抛锚了,就追求物质的金钱的。

云南省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白恩培担任省委书记之后,提出推进“大昆明”发展战略,随后云南各地也纷纷开始推行“大城市”战略。大量的开发项目,吸引了不少来自全国各地的投资商、开发商,一些人开始寻找各种机会接近白恩培。在和商人打交道的过程中,白恩培产生了心理不平衡。

白恩培(全国人大环资委原副主任):他们就住豪华的房子,坐豪华的车,个人还买的私人飞机。(我)也追求像他们一样的生活,这思想就变了。

这是腾冲的一个大型房地产项目。为了拿到这个项目,开发商送给白恩培的现金和礼品价值就达到了数千万元。一旦贪欲膨胀蔓延,手中又握有权力,后果是可想而知的。在云南主政的十年里,白恩培频繁利用矿产、土地和房产等开发项目收受钱财,他的妻子张慧清也在其中扮演了极不光彩的角色。

周涛(中央纪委纪检监察室工作人员):在云南当地就流传着一句话,有事找“张姐”,在云南没有“张姐”办不了的事。张慧清在前台办事收钱,白恩培在幕后默默地支持。

在昆明市的一个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中,为了拿到项目,企业老板找关系结识了张慧清。张慧清喜欢打牌,老板就经常到白家陪着打牌,借机拉近距离。关系越来越熟了,他顺势提出了拿地的想法,也顺利地办成了。而张慧清也明确地向他提出了要求。

周宏(涉案人员):有一天就跟我讲,我看中个手镯,大概1000多万,你去付一下。我说好,那就买,1500万买了个手镯。

张慧清酷爱翡翠和玉石,白恩培喜欢红木和茶叶,所以很多行贿人都投其所好,挑选名贵珍品送给他们。在办案中,从白家查获的藏品多得让办案人员震惊。

周涛(中央纪委纪检监察室工作人员):我们光清理这些东西,前前后后大概十几天的时间。像这种翡翠手镯,都是用一个绳子一系,系起来这一串手镯这么一提,就这种概念的。

就这样,白恩培将“招商引资”变成了权钱交易的手段,自以为不会被人发现,全然忘了还有纪律和法律的约束。

白恩培(全国人大环资委原副主任):鬼迷心窍,昏了头。我自己一年也有十来万块钱,我爱人她是央企的领导,一年收入也有几十万,完全够了。但是理想信念丢失了,精神追求没有了,突破了做人的底线,连法律的红线也触摸了。我悔恨,共产党多年培养的省委书记,怎么变成这样子,我给党组织带来的损失太大了。

为官者是不是清正廉洁、为民办事,民众心中自有评价。2013年,中央第五巡视组来到云南巡视,接到了大量关于白恩培搞权钱交易的举报。对一个国家、一个政党来说是人心向背,对一个领导干部来说,便是群众的口碑,道理是相同的。

白恩培(全国人大环资委原副主任):我自己腐败了,但是我非常期盼中央能够加大反腐败的力度。十八大以后中央采取从严治党的一系列措施,严肃查处腐败,这就是党的希望,只有这样子我们党才能够承担起历史责任。

当私欲代替了理想信念,这样的结局并不让人意外。这不仅是白恩培个人的悲剧,更是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必须汲取的沉重教训。

白恩培:我悔恨我所犯下的不可饶恕的罪行,给党给国家给人民造成严重的不可挽回的损失,在此我向党和人民表示真诚的、深深的谢罪。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20161017





今天,河南省安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原副主任委员白恩培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对被告人白恩培以受贿罪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在其死刑缓期执行二年期满依法减为无期徒刑后,终身监禁,不得减刑、假释;以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决定执行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在其死刑缓期执行二年期满依法减为无期徒刑后,终身监禁,不得减刑、假释。对白恩培受贿所得财物和来源不明财产予以追缴,上缴国库。

经审理查明:2000年至2013年,被告人白恩培先后利用担任青海省委书记、云南省委书记、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务上的便利以及职权和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为他人在房地产开发、获取矿权、职务晋升等事项上谋取利益,直接或者通过其妻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2.46764511亿元。白恩培还有巨额财产明显超过合法收入,不能说明来源。

安阳中院认为,被告人白恩培身为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利用职权和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其行为构成受贿罪;白恩培的财产、支出明显超过合法收入,差额特别巨大,不能说明来源,构成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应数罪并罚。

其中,白恩培受贿数额特别巨大,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社会影响特别恶劣,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特别重大损失,论罪应当判处死刑。鉴于其到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罪行,主动交代办案机关尚未掌握的大部分受贿犯罪事实;认罪悔罪,赃款赃物已全部追缴,具有法定、酌定从轻处罚情节,对其判处死刑,可不立即执行。同时,根据白恩培的犯罪事实和情节,依据刑法的有关规定,决定在其死刑缓期执行二年期满依法减为无期徒刑后,终身监禁,不得减刑、假释。法庭遂作出上述判决。

人民法院报2016-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