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词】湖南湘西州属于武陵山区,山峦重叠、岭谷交错,造就了秀美的自然风光;但对于生活在山区农村的人们来说,山多意味着交通不便、土质贫瘠、耕地少而分散;对于脱贫攻坚工作来说,这里是贫困程度深、扶贫任务重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修路,在这里的扶贫工作中至关重要,但2018年3月,群众举报反映,古丈县先锋村有一条路修了3年却一直没通,而项目资金已经被人套走了。湖南省纪委监委高度重视,要求湘西州纪委监委限期办结,给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
【解说词】古丈县是武陵山区的一个国家级深度贫困县,告别行路难,是山区群众的普遍期盼,也是打破村域经济发展瓶颈,实现脱贫致富的基础条件。由于地形限制,先锋村的土地大多在高山上,离村庄有好几里地,路就是人踩出来的泥巴小路,农作物只能用背篓一趟趟背下山。
彭玉源夫妻在山上有十多亩地,种着茶叶、椪柑和八月瓜,小两口非常勤劳,每年的收成都不错,但最大的难题就是怎么运下去。
记者:每年收成大概多少斤?
彭玉源(古丈县先锋村村民):两万多斤。
记者:一般是需要背多少趟?
彭玉源(古丈县先锋村村民):像两万多斤,一次120左右,反正也就是这样子,反正是一百多趟了。
龙丛姐(古丈县先锋村村民):我人又这么小,背又背不动。他背一百多斤,我背几十斤,有时候看他这么辛苦,就是说收工的时候,带一次下去。
【解说词】运输不便,拖累着脱贫的脚步。村民们多次反映,希望能修一条从地里通到村子的产业路。古丈县交通局接到反映后,2016年初确定投入45.7万元,修建1.5公里长的产业路,工程随即启动。当时村民们都非常高兴,谁知过了一个半月工程忽然停了,而且一停就是两年没了音信。村民们只能继续肩挑背扛,眼看着只修了一小截的断头路,渐渐被杂草湮没。
龙秀全(湖南省湘西州纪委监委工作人员):举报了以后我们实地踩点,这个草比我们都还高,开始我们去的时候,我们根本不知道这是个路。
【解说词】调查发现,承包修路工程的表面上是当地一个私人老板,但其实另有一个幕后人物,是古丈县交通局局长当时的驾驶员龙华,钱主要是被他拿走了。
龙华(古丈县交通局原工作人员):当时猪油蒙心了,利用职务之便,想搞一点就是这样。那个老板出面,我就没出面。
【解说词】龙华利用自己给局长开车这个身份便利,私下多方疏通关系,借一家公司名义拿下了这个项目。一开始路还是在修,但因为有一家村民占地补偿谈不拢暂停了下来。按道理,应该和村民沟通协商并把情况如实上报,但龙华都没有做,而是又找熟人违规完成了工程验收,把全部工程款弄到了手。
龙华(古丈县交通局原工作人员):让交通局的技术人员下面验收,当时有一个老同志,关系比较好,也信任我,我就说了,放心,我肯定会通的,他相信我了,就在验收的签单上面签字了。
【解说词】路没修完,实际上只花了12万多,龙华就领走了45万多的全部资金,钱拿到了手,路就撒手不管了。
龙华(古丈县交通局原工作人员):说白了一点就是钱到位了,不急了。
【解说词】交通局相关领导监管缺位,没有按照制度要求到现场查看,就签字同意拨付了全款,直到两年后群众举报,才知道这条路根本没修好。
胡延刚(古丈县交通局副局长):监管不到位了。造成老百姓对政府,对交通局不信任。
田志芳(时任古丈县交通局局长):这件事就是一个警钟,要严管我们的身边人,同时也从严要求我自己。
【解说词】时任古丈县交通局局长田志芳、副局长胡延刚等相关责任人分别受到党纪政务处分,资金也追回来了,2018年10月,村民盼望已久的路终于修好了。
彭绍树(古丈县先锋村村民):三轮车,农用车,什么车都可以走,大车小车都可以走。
古丈县先锋村村民:农用车,三轮车,皮卡。
彭玉源(古丈县先锋村村民):三轮车去年刚买的,以前的话走一趟下去的话,差不多半个小时,现在的话几分钟就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