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红丽生前照片。(家属供图)
过了春分,海拔1888米的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理县褪去冰封,迎来春暖花开的人间四月天。
这片有“吉祥谷”之称的土地上,长眠着一位羌族女儿——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理县县委第二巡察组组长杨红丽。她用49年的短暂生命、日复一日的辛勤付出,书写了平凡中的伟大,诠释了高原干部的坚守和奉献,展现了纪检监察干部可亲可敬可信的形象。
杨红丽生长在理县,牺牲在壤塘。理县到壤塘,是藏羌走廊的核心地带,汉藏羌等多民族在这里相亲相爱相融,绘成一幅幅繁荣团结的图景。再过不久,这一路的山崖上,将开满当地群众最喜爱的羊角花。人们说,杨红丽就是其中一朵。
甘为火烛,燃尽生命——“我们土房子里出来的人,要对得起这份工作,哪里需要我,我就到哪里去。”
杨红丽高高瘦瘦,一双大眼睛,嘴唇常抿着,有些严肃。1995年,她中专毕业后回到家乡理县,一干就是28年,从乡镇财政所会计成长为理县县委第二巡察组组长。
2022年9月,她瞒着家人朋友,主动请缨到壤塘开展交叉巡察。好友胡吉芳看到她的微信朋友圈写着“美丽的壤巴拉(壤塘)”,当即打电话过去,“你年纪也不小了,身体又弱,去那里干啥子呢?!”杨红丽笑着说:“我们土房子里出来的人,要对得起这份工作,哪里需要我,我就到哪里去。”
壤塘,阿坝州最偏远的县区之一,海拔3280米,自然条件恶劣。此次交叉巡察的对象是壤塘县纪委监委和县委组织部两个部门,一个月内要核完1000多份卷宗,形成两份巡察报告,时间紧、任务重。到达壤塘当天,大家都出现了高原反应。杨红丽顾不上自己身体不适,安顿好组员,就与当地巡察机构的同志商量起工作。
“杨组长她们总是最早来,最晚走。有时我加班到夜里十一二点,看到她们屋里灯还亮着。”壤塘县委巡察办副主任周旭负责保障工作,他觉得杨红丽特别踏实严谨,“政策文件是巡察具体内容的参照标准,像关于差旅报销的、联户联情进村寨的,她都要细细查看,确保精准发现问题。”
2022年10月19日,巡察组到壤塘连续开展工作的第28天。
当天上午,杨红丽跟大家一起修改巡察报告,她边看边用拳头一下下捶着头顶,念叨着“脑壳疼得厉害”。大家劝她休息,可她不肯。
午饭的茄子汤十分寡淡,杨红丽喝了两碗。头痛似乎缓解了些,她在电话里跟壤塘县纪委常委、县委巡察办主任丁韬交流工作,商量当晚组里开会修改报告,第二天一早正式过会。按计划,次日早上开完会,杨红丽一行的工作就全部完成。理县的同志还在等着他们回去。
然而,这些美好的、生动的、充满希望的日程,在这天下午戛然而止。午饭后,杨红丽身体不适回到宾馆休息,因突发疾病,再没有醒来。“这些天,杨组长一天也没闲着,她就是太辛苦了。”面对记者,组员李雪红着眼眶说。
执着、朴实、担当,大家用最美的词语描述她。
2015年,杨红丽任理县财政局纪检组组长。到任不久,她就盯住了食堂开支和考勤打卡两个问题。食堂开支制度明确,但执行乏力,缺少监管。杨红丽建议由退休的老同志担任专管员,动态管理出入库,同时增加菜品供应商。效果立竿见影,当年就为单位节省食堂经费一万余元。
谈起杨红丽推动的考勤打卡制度改革,时任县财政局办公室主任郭清城,直夸她“有担当”。财政局当时80%以上是女职工,家庭负担重,常有人因接送孩子迟到早退。有难处也不好管,大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杨红丽收集了有需求的同志名单,设定早上15分钟弹性打卡空间,允许她们下午接回娃娃返岗工作、加班,并腾出间屋子,集中安顿娃娃们临时学习、休息。“将心比心,杨组长为我们担当,我们哪个不好好工作呢?”郭清城说。
再往前,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蒲溪乡受灾严重。在蒲溪乡工作的杨红丽,第一时间投入抢险救灾。同事周志宏回忆起她边哭边工作的样子,很心疼。杨红丽与丈夫、女儿因工作学习分隔三地,地震后通信中断,家人生死未卜。“她顶住压力,夜里引导部队背送物资入库,白天有序发给群众,硬是坚持了一个多月。”
“1995年,她刚毕业,到我们通化乡财政所。她做工作特别认真,从不出错!组织上安排的事大小都能圆满完成!”今年72岁的杨树德,耳背的厉害,听不清记者的问题,却自顾自答得响亮。他用力挥着手,激动地说:“杨红丽就是我们这里吃大苦耐大劳的民族干部的代表!”
一心为民,身先士卒——“我们过一次就这么难,天天从这里走的群众呢?”
理县是一片红色热土,光荣之地。红军长征曾路过这里,与藏羌人民结下鱼水深情。党的干部杨红丽,传承红色基因,始终把群众所需所求记挂在心。
在桃坪镇开展巡察时,有村民代表反映沙坝路太窄,没护栏,上山种地放羊很危险。第二天一早,杨红丽带着组员实地查看。“去之前,我想着会不会村民夸张了些,能有多危险?”副组长王燕说,就是这趟出行把她“吓惨了”。
没有错车道,过弯道得先倒车再多打几次方向盘,最陡的地方超过45度,紧挨着悬崖。突遇对面来车,杨红丽他们乘坐的车右后轮滑下路肩,王燕的身子随之倾斜,她清晰地听到车轮碾压泥土,石块滚下山崖的声音,“当时我腿都软了,大嚷着别动!”杨红丽面色沉着,安抚大家“莫怕,莫怕”。等对面的车一点点挪动驶离后,他们才重新回到正路上。
结束走访,当天中午大家都没吃饭。“我也怕得很”,杨红丽说,“我们过一次就这么难,天天从这里走的群众呢?”后来,她时常打电话给镇上,追问道路改造进展到哪一步。
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杨红丽都记在心上。桃坪村一处山上,有块占地126亩的产业园,是浙江对口扶贫项目,栽种了价值较高的“香香李”。村民每年每亩能拿到土地流转金400元,在产业园务工也有一笔不小的收入。杨红丽走访发现,园区地面水管横七竖八,且老化严重。一有断裂,经常冲垮田地,淹了树苗。她反复交待村组长一定要重视,推动更换管道并理顺管道走向。
桃坪村还有一处20多亩的集体土地,多年前租给一户村民,年租金1200元。杨红丽指出,租金过低不符合村民利益,推动召开村民大会,按市场价重新定租金。
在巡察古城镇古城村时,她也发现了类似问题。古城村12亩集体土地,2009年租给了几户村民,约定租期10年。由于换届、自然灾害频发等原因,村民只缴了5年租金。她又推动村干部多次协商,追回欠款。这问题大吗?不过上万元的事。这问题小吗?12亩,是山沟沟里的古城村能流转的全部土地,这块地的租金几乎是该村集体收入的唯一来源。
在杨红丽的建议下,桃坪镇、古城镇全面梳理摸底、清查、整顿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解决违规出租出借“三资”等问题。在村寨走一走,大伙只知道有个高高瘦瘦的女干部,真查真访真办事,可她的名字,却少有人叫得上来。
杨红丽离开了,但她挂心的这些问题整改还在推进。沙坝路已装上护栏,路过不会像以前那样危险。山上的产业园,换了新水管,重新走了线,蓄水池接口整整齐齐。桃坪村的土地租金涨到了每年6000元,古城村也追回了欠款18900元。
坚持原则,动真碰硬——“你随时都可以来找我,我不怕你,我欢迎你。”
理县常住人口仅3.6万人,到处是亲戚、朋友、熟人,不仅相互认识,家属在哪工作,儿女在哪读书,大家都知根知底。在这样的地方做纪检监察工作,必须坚持原则,拉得下脸,抹得下面子,敢动真碰硬。
2013年,杨红丽任杂谷脑片区纪工委委员,她与同事郭燕办理上孟乡某村支书违纪违法案,找到时任村长了解情况。
“村长觉得这事跟他没关系,不该来找他,很不配合。”郭燕印象深刻,那会冬天还没过,天很冷,村里总停电,她拿着本子记录,手都冻僵了。突然听到“砰”的一声,村长猛拍桌子,叫嚷着“我看你敢把我咋子”。杨红丽站出来,坚定地说:“我们是来了解情况的,核查是必要程序,你作为村干部,有义务配合。”到现在,郭燕还记得,“杨姐告诉他,‘我就在杂谷脑片区纪工委上班,你随时都可以来找我,我不怕你,我欢迎你。’”
2022年3月,杨红丽带队对理县人社局开展巡察。县人社局局长刘利兵,是杨红丽的老领导。
对干休所人员关心关爱不够,经费监管上存在风险,节假日补贴报销标准不对……巡察发现了一连串问题。刘利兵面子上挂不住,也觉得委屈,“这都是以前留下的问题,怎么就成了我工作没到位?”杨红丽耐心解释,新官哪能不理旧账?甭管谁的问题,发现就得整改。
除了委屈,刘利兵还有些“难过”——“这么多年的老关系,自掏腰包请她吃个饭,咋就三番两次不同意?”其实,杨红丽心里何尝不纠结?每每盛情难却,她就去找副组长王燕,“燕妹儿,你去说嘛,你说不去,我肯定就不用去了。”王燕是遂宁来的挂职干部,和当地人不熟,方便推辞。“杨姐心里,工作纪律始终是第一位的。”王燕说。
杨红丽很“较真”,认定的事一定坚持到底。在县人社局巡察时,发现干休所某干部曾存在违规兼职取酬的情况。“其实不多,就是每个月领取了100块钱话费补贴,4年共4800元。”开会研讨时,有同志认为,资金量小,也没造成严重后果,考虑不予移交。可杨红丽不认可,“这不是多少的问题,是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有没有认识到位、落实到位的事。”
县委巡察办同事王开虎说:“我特别理解她,做我们这个工作,就是‘面黑心红’。别看我们工作起来严肃,这里是火热的。”王开虎戳了戳心窝子,对记者说。
一颗红心,满腔热血——“正确的路我们要坚定地走。”
2008年底,杨红丽进入纪检监察系统。此后,她的个人成长融入了基层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的时代浪潮。
她历任乡镇纪委书记,片区纪工委委员、书记(正科级)。之后,撤片重设乡镇纪委,纪检监察系统正科级岗位不够,组织征求她意见,愿不愿到其他系统任正科级干部。杨红丽不想离开,于是从正科级变为了副科级干部。再次任正科级岗,已是6年后。别人都说她吃了亏,但杨红丽却说,“走好选择的路,别选择好走的路,你才能拥有真正的自己。”
起初,乡镇纪委力量薄弱,杨红丽边学边干,充实自己,增长本领。财会专业毕业,加上在基层财政所扎扎实实干了几年,杨红丽的专业知识在办案中派上了用场。2015年,她与同事查办某村会计涉嫌侵占村集体征地补偿款案。村会计觉得自己记了这么多年账,滴水不漏,便假意配合,给了她们一大摞零碎的“单单片片”。同事犯了愁,杨红丽却说:“怕啥子,我学会计的,就不信了,还搞不清楚他的猫腻了。”凭着对数字的敏锐,杨红丽发现部分项目劳务支出过高,一一走访相关人员后,打开了突破口,最终查清村会计违纪违法事实,涉案人心服口服。
杨红丽热爱学习。2018年2月28日,四川省纪委监委干部集中培训月启动。这是纪委监委合署办公后,四川省纪检监察系统第一次全省性、规模最大的培训。杨红丽心情很好,难得发了好几条朋友圈。3月21日,她发了参加培训的照片,配上好几个笑脸;23日,她郑重写道,“打铁必须自身硬”;4月1日,她说,“嗨,开始学习!”
她的工作笔记本上,工工整整记满了培训内容,其中一页右下角写着:“正确的路我们要坚定地走。”
在纪检监察工作的道路上,她坚定地走了很多年。从青春活泼、笑的时候总会露出一颗小虎牙的可爱姑娘,到眼神坚定、不怒自威、雷厉风行的巡察组组长,从未改变的是那颗为民的初心。
“她对谁都好,就是对自己不好。”好友胡吉芳心疼她,嫌她对自己太苛刻。“她永远吃冒菜”,一碗菜、一碗饭是杨红丽的标配。春秋天她就是一件大衣,冬天就是那件“穿了十多年,褪色褪得发黄的”黑色羽绒服。杨红丽在理县没房子,租了个40平方米左右的一居室。“简陋得很。毛坯房水泥地,四面刷了白墙,没一个像样的家具。就是便宜,400块钱一个月。我劝她去新街那租个条件好的,她看了说,一个月一千,好贵呦。”胡吉芳边说边抹眼泪。
杨红丽却没觉得自己苦,她告诉好友,“哥哥供我读书,我有多余的钱就想救我的哥哥。”杨红丽兄弟姊妹6人,她是幺女,本该最受父母疼爱。然而,她9岁时父亲去世,母亲几年后也撒手人寰,哥哥把她带大。杨红丽感念哥哥恩情,将自己的侄子侄女视若己出。侄子结婚,她和大家一起跳起羌族舞蹈“萨朗”,拉起手来围成圈,唱着歌儿摆开臂,脚步一前一后……
杨红丽去世后,组织派人到她家里慰问:“有啥子困难,我们一定给解决好。”丈夫罗勇权什么要求也没提。
“我爱人是一个最普通、最平凡的人,没什么伟大的事迹,只是在自己的岗位上做了该做的事。”罗勇权是电站工人,不在本地工作,女儿自小学一年级就在外寄宿读书。一家三口分居三地,聚少离多。“遗憾好多,还没等到女儿成家,还没一起旅游,还没有一张像样的全家福……”罗勇权的声音很轻,他缓缓低下头,紧握双拳撑在膝盖上。
坐在一旁的女儿拉了拉他的胳膊,“我觉得她做到了一个妈妈该做的所有”。她抬起头,和母亲相似的脸庞上,神情平静、坚毅。
女儿是杨红丽最牵挂的人。杨红丽总说,工作之余坐下来,最想女儿,感觉亏欠女儿太多。可女儿说,“她是最好的妈妈,我为她骄傲。”
在纪检监察战线14年如一日的奉献,是杨红丽用生命为基层纪检监察工作写就的注脚。前不久,理县纪委监委第一次有了独立的办公场所,是一栋白色镶红边窗框的小楼,整洁亮堂,建有标准化谈话室,巡察办的办公区在三层。崭新的办公区,杨红丽期待了很久,却没能亲眼见到。
这些年,理县换了模样。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贫瘠之地变成高原明珠。采访归途,记者站在马路边,对面走来百余位藏族同胞。他们戴着艳丽的帽子,披着彩色袍袖,交谈着、欢笑着,赶去参加亲人的婚礼。藏羌人民今天的幸福生活,离不开千千万万像杨红丽一样的基层干部的奋斗和付出。
杨红丽走了,她的精神化作漫山遍野的羊角花,永远守护着这片她热爱、眷恋、奉献的土地。循着羊角花盛开的路,许许多多的人浩浩荡荡,接续前行,永不停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