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有“一辈子办成一件事”的执着
作者:黄月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杂志2023年第16期 发布日期:2023-08-24 浏览量:
近日,党中央、国务院邀请优秀专家人才代表到北戴河休假。交流会上,一位深耕农业机械产品研发20余年的专家提到,“择一事而终一生,只要我能把这一件事真正干好,这辈子就值了”。这句感言正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强调的“以一辈子办成一件事的执着……成就有价值的人生”的现实映照。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述,蕴含深刻人生哲理,引发强烈共鸣,也为党员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树立什么样的政绩观,以什么样的态度和方法实现人生价值指明了方向。
“一辈子办成一件事”的执着中,饱含一定能“办成”的信念与决心。“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一个人能坚持“一辈子办成一件事”,离不开高远的志向、必胜的信念,离不开以“小我”成就“大我”的为民情怀,这是激励人们勇毅前行、成就事业的强大精神动力。黄旭华立志科技报国,甘心为国默默奉献,隐姓埋名30年铸造“大国重器”;王继才因为抱定“守岛就是守家,国安才能家安”的信念,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中坚守孤岛32年……“不是因为看见而相信,而是因为相信而看见”,实践充分证明,一个人只要志存高远,下定决心,再遥远的地方也能到达,再艰难的阻碍也能突破;一个人把自己的奋斗融入祖国、人民需要,就能拥有一往无前的勇气与决心,压倒一切困难的信心与魄力。 “一辈子办成一件事”的执着,还体现在聚焦“一件事”上的专注与专业。惟精惟一,是古往今来成就一番事业的必备品质。贾岛“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曹雪芹将一生心血倾注在《红楼梦》上,为此“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在国际竞争日趋白热化的当下,更加呼唤深耕某一领域数十载的专业型人才;面对国内外环境深刻变化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更加需要各级领导干部提高专业化能力。过硬的本领并非与生俱来,要得惊人艺,须下苦功夫。中国航天空间站总装团队常年泡在厂房摸索总结,才有了天和核心舱上万个零部件装配、几千条线缆连接的零缺陷;正是有了坚守太行山的“新愚公”李保国、致力教育扶贫点燃大山女孩希望的张桂梅等党员干部的专注奉献、苦干实干,才创造了我们国家消除绝对贫困的人间奇迹。宝剑锋从磨砺出,唯有在沉下心专攻“一件事”的千锤百炼中,才能练就过硬本领、成为行家里手,无愧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担当。 这份执着更呼唤干“一辈子”的定力和韧劲。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一辈子干一件事的精神,体现出对事物发展规律的尊重。任何科技的进步、事业的创造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需要“十年磨一剑”的韧性,需要一代一代人的接续奋斗。前进的道路上不会一帆风顺,不可避免地出现各种困难和挫折,坚持一时是激情使然,坚持一世则是对意志力、忍耐力的综合考验。屠呦呦历经190次失败后,才发现青蒿素对疟原虫抑制率达到了100%;“一年修不成,修两年;两年修不成,修三年。哪怕我用命去换,也要干成”的“七一勋章”获得者黄大发,用双手硬生生在绝壁上凿出沟渠。他们在百折不挠、锲而不舍的奋斗中,在一辈子的坚守中,将平凡书写成伟大,镌刻出一个时代的光荣与梦想。 对党员干部而言,要“一辈子办成一件事”须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尤其要摒弃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每一项事业,不论大小,都是靠一点一滴干出来的。党员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要谨防染上心高气傲、眼高手低、好高骛远的“三高”病,要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不做嘴上说得好听的“清谈客”、怕见风雨的“泥菩萨”;要谨防染上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猴子掰玉米似的“三心二意”症,摒弃浮躁,沉下心来,看准了的事情便一往无前做下去;更要杜绝急功近利、好大喜功,不惜包装造势,甚至弄虚作假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浮夸病”“老爷病”,以更宽广的人生维度看待个人得失,以平常心对待功名进退,以一辈子成就一件事的愚公精神苦干实干,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就一定能收获不平凡的人生,创造出不平凡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