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六十年代,林州人民历时十年,绝壁穿石,挖渠千里,修建了全长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自此,八百里太行壁立千仞,三千里渠水逶迤绵延,浸润百姓心田。
如今行走在红旗渠岸,随处可见以当年红旗渠工地上的劳动者为原型矗立的雕塑。这座雕塑便是红旗渠工地上的小号手,只见他高举小号,奋力吹响。
在修渠时,由于战线很长,大家都没有计时设备,无法统筹施工时间,所以上工、下工就依靠吹号来提醒大家统一行动。
开山放炮时也依靠号声来做提示,关于爆破号令有三种,一是戒严号,二是点炮号,三是解除号。在解除号未响以前,任何人、畜、车辆禁止通行。
林县人民多壮志,誓把河山重安排。嘹亮的号声在太行山间回荡,见证了林州人民齐心协力与干旱对抗的战役,他们纪律严明,意志坚定,苦战十年,终于修成了举世闻名的“人工天河”。
天造山,人造渠。上世纪六十年代,林州人民苦战十个春秋,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间建成了大型引水灌溉工程——红旗渠。
1500公里的渠岸,是用一块块太行山上的石头垒砌而成。
站在总干渠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蜿蜒曲折的渠岸上,每一块石头形状基本相同,且排列工整。这些石头都是从大山中起出,靠一锤一钎凿刻成所需要的长度、宽度和厚度,再用铁钻锻成纵横一致的纹理。
为了按时将料石运送到修渠一线,修渠民众还摸索出了多种运送石料的方法:小石头背,大石头抬,还有四个人抬、六个人抬、八个人抬的方式。特别在修建皇后沟渡槽时,由于要用很大的石料来压住阵脚,所以就组织起32个人共同抬一块石料,成为了当时修渠工地上一道壮丽的风景线。
修渠一线收到石料后,大家根据石料的大小形状,整齐地排列垒砌在一起,用小石块填缝,再用白石灰勾出干净漂亮的“工”字缝。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风吹日晒,雨雪侵蚀,红旗渠依然屹立于太行山腰。它不仅是一项水利工程,更承载着数十万林州人的青春奋斗记忆,成为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
林州人民苦战10个春秋,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开凿了全长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他们逢山凿洞,遇沟架桥,削平了1250个山头,凿通了211个隧洞,修建各类建筑物12408座。
你知道吗?红旗渠的修建基本依靠肩挑手扛的方式。因此,在长期的劳动中,修渠民众创造了一套自己的“盔甲”。那就是帆布垫肩、打掌鞋、补丁衣和柳帽。
修渠民众每天都在山上跟石头打交道,鞋子和衣服穿不了几天就会被磨破,所以他们给衣服打补丁,给鞋子钉鞋底。当时修渠工地上还专门设立了很多钉鞋摊,从外地购买了大量的废旧自行车、汽车的轮胎,专门用来为修渠民众钉鞋底。钉上鞋底之后的鞋子防滑又耐磨,深受民众喜爱。
垫肩是为了保护修渠民众的肩膀,修建红旗渠所用的石头、石灰等材料,主要靠抬,修渠民众便用碎布缝制椭圆形垫肩,保护肩膀不受伤。柳帽则相当于现在的安全帽,修渠民众就地取材,用藤条或者柳条编制,细密且轻便。修渠民众自制的“盔甲”简单朴实,却给了大家满满的安全感。
在红旗渠的修建过程中有这样一个人,他是第一位为红旗渠献身的人,也是红旗渠81位献身人员中唯一的外乡人,他就是红旗渠的设计者之一吴祖太。
吴祖太是河南省原阳县白庙村人,毕业后分配到新乡专署水利局任技术员。1954年,吴祖太陪同国家水利部的工程师一起,前往林县山区测绘漳河沿途高程图,他与林县的不解之缘就此展开。
1958年吴祖太主动请缨,申请调到林县工作,1960年,参与红旗渠工程设计。吴祖太是当时少有的科班出身技术人才,为了尽快绘制出红旗渠施工蓝图,确保工程顺利动工,他和其他工程技术员一起,不畏艰险,翻山越岭,实地勘测,精心设计,很短的时间内就拿出了《林县引漳入林工程初步设计书》。
红旗渠要通过山崖河涧,地形地貌十分复杂,吴祖太和其他技术员解决了许多难题,设计出一些切合实际的建筑物。吴祖太改进了青年洞设计方案,采用凿隧洞的方式,让红旗渠通过天险绝壁。他还科学地设计出“空心坝”,解决了渠水与河水交叉的矛盾。
然而一场事故,让他年轻的生命定格在了27岁。1960年3月28日,吴祖太和当时姚村公社卫生院院长李茂德在王家庄隧洞内察看险情时,洞顶发生坍塌,二人被埋在废墟之中,失去生命,他们把青春热血挥洒在了太行山上,他们的名字永远铭刻在了林州人民心中。
社会主义是拼出来、干出来、拿命换来的,不仅过去如此,新时代也是如此。没有老一辈人拼命地干,没有他们付出的鲜血乃至生命,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要永远铭记他们。
林县人民凭着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豪迈气概,让红旗渠不断向前延伸。他们逢山凿洞、遇沟架桥,在两座山之间架起一条条空运线,大大提升工程进度。
在红旗渠总干渠修至仙女峰时,为了方便修渠群众上下工和运输物资,便在河上架起了三座木桥,但好景不长,由于河流湍急,三座木桥被冲垮两座,大量物资也只能从一座桥上通过,严重影响了施工进度。
为了确保在汛期前能够完成修渠任务,他们便在两山之间,架起了空运线。对于当时红旗渠工地的技术水平来说,这的确是一件难事,但他们不怕失败。经过多次试验之后,空运线从漳河的岸边,架到了仙女峰半山腰。为了减轻空运线的使用强度,修渠民众还把水打木轮、驱动水磨的原理,引用到空运线上当动力。
现在走进红旗渠纪念馆,在一处模拟山石的墙壁上,能看见悬挂着的几条绳索,这是模仿当时的空运线建造而成的。我们在赞叹修渠民众充满智慧的同时,也能感悟到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
年轻一代要继承和发扬吃苦耐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摒弃骄娇二气,像我们的父辈一样把青春热血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红旗渠精神永在!
红旗渠工地上有这样一群人,出现之地必定“轰轰烈烈”,他们可以让半架山让路,让红旗渠顺利穿越隧洞,他们就是红旗渠上的炮手。
头戴柳条帽,肩扛大绳子,手握钢钎,奔走于各个山头,为修渠大军炸开道路、炸开作业平台,也炸出垒砌渠道的石头。每一个人都在长时间的作业中,练就了出色的爆破技术。平炮、立炮、拐弯炮等,每一种炮从装药封口,再到起爆的先后,每一个步骤都会对爆破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他们每天钻研其中,还研究出一种口子小、肚子大的“瓦窑缸”爆破法,大大加快了凿洞效率。
每当炮手们要进行爆破作业时,都需要认真地察看山势地形,然后选炮位、打炮眼、填炸药、封炮口,最后点燃炮捻躲进避险洞。避险洞是炮手躲炮的地方,一般在附近山崖上挖个小洞,再用石板挡住封口。爆破过程中炮手需要数清楚自己的炮响了几个,全部响完后过半个小时才能走出避险洞。爆破过程中也经常会出现一些瞎炮、哑炮,处理哑炮是爆破过程中最危险的工作,常根虎总是一马当先前去处理,修渠民众称他是“神炮手”。
巍巍太行,这是林县人民的风骨;渠水长流,这是一首关于奋斗的赞歌。红旗渠精神同延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永远震撼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