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清廉学校 廉洁文化

人们心中永远的“骄杨”

在杨开慧烈士诞辰122周年之际,本报记者专程访问了其表侄向端四,了解开慧烈士牺牲前后,毛、杨、向三家的一些不为人知的故事细节。

从湖南省长沙县县城出发,向北行车50公里左右,穿越繁忙的京港澳高速,在板仓收费站下高速后,便来到杨开慧烈士的故乡——开慧镇(又名板仓小镇)。


湖南长沙板仓,与十华里外地处湖南平江石洞的向家砖屋,在历史上有着非常亲密的关系。向家砖屋既是湖南早期共产党员向钧烈士的故居,也是杨昌济先生、杨开慧烈士的外婆家。

向端四,一位鲜为人知的老人,有着一个特殊的身份:他是杨开慧的表侄,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龙的表弟,“向”是杨开慧母亲的姓。杨开慧早年牺牲,而被向家抚养过的毛岸英也在建国后牺牲在朝鲜战场。杨、向两家对往事一直保持朴实低调,因此他们与毛泽东之间的情谊甚少为世人所知。

今年10月26日,向端四来到杨开慧纪念馆,本报记者对他进行了独家专访。从他的讲述中,我们得知,杨开慧牺牲前后毛、杨、向三家的故事。

在杨开慧烈士诞辰122周年之际,驻足在苍柏掩映下的烈士陵园前,那段尘封已久的历史,那段血雨腥风的岁月,那段可歌可泣的革命情谊,仿佛又浮现在眼前。


一次说服,成就事业

毛泽东创办长沙“文化书社”时

杨开慧说服母亲拿出父亲奠仪费解决资金问题


杨开慧出生于书香世家,父亲杨昌济先生,是远近闻名的知识分子,先进志士。在杨昌济先生的要求下,杨开慧7岁那年,便前往杨公庙官立第四十小学就读。当时并没有女孩子能进学堂读书的先例,杨开慧很幸运成为了中国第一批女学生之一。在父亲的鼓励下,杨开慧阅读了很多书籍,而其中杨开慧最喜欢读的便是《木兰辞》。

1913年,在海外漂泊学习了十余年的杨昌济先生,回到了祖国,回到了长沙。他谢绝省教育厅长的职务,潜心教育救国,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开始教书。

而杨昌济此时众多学生中,便有后来领导人民建立新中国的伟人——毛泽东。毛泽东在平日内,经常与蔡和森等人前往老师家中拜访,与杨昌济老师一同探讨救国救民之道,一同探讨做人之理。

杨昌济对杨开慧这个聪明的女儿十分看重,每每与毛泽东他们进行学术研究时,都会把杨开慧叫到身边,为她介绍这些优秀的学长,并且邀请女儿一同参与进来。就这样,好学上进的杨开慧,对毛泽东有了深刻的印象。

1918年,杨昌济先生答应蔡元培先生的邀请,举家从长沙迁往北平,进入北京大学担任伦理学教授。恰好此时,毛泽东因为要组织赴法勤工俭学的活动,便也来到了北京,杨昌济先生便邀请毛泽东暂住家中。

毛泽东和杨开慧在北京的日子,是杨开慧最快乐的时光,俩人经常相约结伴外出,一同学习新文学,一同探讨新思想,一同谋划救国救民的策略,爱情在他们心中升华。

不久之后,毛泽东返回长沙,虽然杨开慧很舍不得恋人的离开,却又无可奈何,毛泽东也对杨开慧依依不舍,两人书信往来从未间断。

1920年1月,杨昌济先生不幸在北平病逝。毛泽东得知恩师噩耗,与师母一家共同料理后事,并发电报催促杨昌济的妻弟向明卿立即赴北平。二月中旬,杨昌济的灵柩在他的遗孀向振熙、内弟向明卿、儿子杨开智、女儿杨开慧和学生毛泽东等人的护送下,从北平启程,归葬长沙板仓故里。

在北平的几年里,因为父亲的缘故,加之自己也对新思想充满好奇,杨开慧阅读了包括《新青年》在内的许多进步书籍,从中得到了不少的感悟。

随家人返回长沙之后,革命运动已经有了星火燎原之势,越来越多的仁人志士,进步青年投入到了革命中去。杨开慧很受感动,在毛泽东的影响下,她毅然决然地投身革命救国的伟大事业中。

同年7月,毛泽东在长沙创办“长沙文化书社”,为了唤醒民众,毛泽东决定出版期刊,进一步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然而在实施过程中,资金问题一度很突出。

为了帮助毛泽东成就事业,杨开慧二话没说,千方百计帮助筹措资金,杨开慧四处奔走,甚至说服了母亲,拿出了父亲的奠仪费,帮助毛泽东补齐了缺乏的资金。与此同时,杨开慧说服大姨妈向振恺也拿出一百银元支持创办文化书社。

9月,杨开慧进入了岳云男校读书,一同前往的,还有被其劝说的五位女同学,此举可谓开创了教育史上的先河,杨开慧等人成为第一批在男子学校读书的女学生。

一时间各种议论泛起,学术界也首次关注到了男女同校的问题,毛泽东非常高兴,对于杨开慧的做法,表示积极支持。

“霞姑(杨开慧乳名)当时的做法很有时代意义,既然要解放思想,总得有人迈出第一步。”向端四老人介绍。

在杨开慧的全力支持协助下,“文化书社”成为宣传进步思想,唤醒人民群众的重要的文化阵地。


一家盐铺,传递秘密

舅舅向明卿冒着生命危险

为毛泽东和杨开慧秘密传递书信


向端四老人说,杨昌济和爱女杨开慧先后都在向家砖屋读过书,令人感慨的是,两人的老师都是学富五车的向寿吾。

毛泽东经常从恩师杨昌济、师母向振熙及杨开慧的口中听说过德高望重的向寿吾,他十分钦佩向寿吾先生的人品与学问。

1920年冬天,毛泽东与杨开慧不落俗套,一不坐花轿,二不要嫁妆,三不用媒妁之言,选择了自由结婚,以示“不作俗人之举”。但是他们一致做了决定:婚后专程去向家砖屋看望外祖父向寿吾及其家人。

向明卿是向寿吾的第二个儿子,从小师承父教,文学底子很好。自毛泽东首次拜访外祖父家以后,只比毛泽东大七岁,但毛泽东却要称呼其为舅舅的向明卿,就与毛泽东一见如故。共同的爱好,共同的理想,将他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向明卿深明大义,同情和支持革命,常给毛泽东通风报信。很多次由于他的及时报信,才使毛泽东化险为夷。

上世纪二十年代,向明卿的胞弟向定前和堂兄向朗清在长沙开了一家“生生盐号”盐铺。1927年下半年,毛泽东上井冈山后,刚开始时,他和杨开慧的联系并未中断。

向明卿巧妙地利用了这个盐铺,为毛泽东和杨开慧秘密传递书信。杨开慧一家给毛泽东写信,则是由邮局直寄江西井冈山下的一个药铺。这是一个地下交通站,药铺老板是一位地下党员,通过他将信件交给毛泽东。

当时,白色恐怖斗争形势十分严峻,特务四处横行。毛泽东与杨开慧的通信,只能以十分隐晦的语言来写。并且多是以生意为名,暗指革命形势。信从江西药铺寄来,上面写的全是隐语,如“服药后,身体大好”、“做生意赚了钱”等,意指革命形势转好,战斗取得了胜利。

有一次,毛泽东由江西寄来一信,内容十分重要。盐铺的账房先生收到此信后,不知内情,没有及时告诉向明卿,他把信放到抽屉里,几个月后,才转给向明卿。毛泽东和杨开慧很久不见回信,担心交通站出了问题,为了杨家和向家的安全,他们从此中断了通过“生生盐号”进行的联系。

按照地下党组织的临时安排,杨开慧和母亲、三个儿子不得不回到板仓生活。在此期间,杨开慧却不顾个人安危,继续在长沙、平江、湘阴一带坚持革命斗争。

为躲避国民党反动派的追捕,杨开慧和保姆陈玉英带着孩子们四处隐蔽,其中去得最多、住得最长的便是她日思夜想的娘家——向家砖屋。

向端四老人向记者描述,砖屋四周高山峻岭,便于藏匿,向家人缘好,有人通风报信,杨开慧和孩子们及保姆陈玉英安全地度过了一段时间。

杨开慧身处险境,但时刻不忘党的使命。人们发现她经常只身外出,早出晚归,对此感到纳闷。到后来才知道,她翻山越岭,到处访贫问苦,发展和壮大党的地下组织和农民协会。


一份嘱托,表明心志
“我死不足惜,
惟愿润之革命早日成功!”

尽管当时杨开慧小心翼翼,但还是被敌人的密探发现。1930年10月24日深夜,杨开慧在板仓被捕。同时被捕的还有保姆陈玉英和八岁儿子毛岸英。


在狱中,敌人对杨开慧威逼利诱,严刑拷打。但她大义凛然,坚贞不屈。她横眉冷对,口中高喊道:“你们要打就打,要杀就杀,要想从我的口中得到你们满意的东西,休想!”,“我死不足惜,惟愿润之革命早日成功!”

当敌人逼问她毛泽东的去向,要她公开宣布与毛泽东脱离夫妻关系时,她斩钉截铁地回答道:“要我与润之脱离夫妻关系,妄想!”

向明卿的夫人严嘉是一位知书达理、注重气节的人。当她听说开慧被捕及关押地点后,立即带着十一岁的女儿向自冶探监送物,见机暗中传递信息。向明卿的堂弟向澍霖当时在狱中任会计,他也在暗中设法照料开慧。

每次探监时,严嘉站在铁牢窗外,只能见到杨开慧的上半身。见面时杨开慧表情乐观,总是亲切地叫严嘉“六舅妈”。开慧很机警,常利用严嘉探监送物的机会,写个小条子,趁看守不注意,托严嘉带出去。有一次,她讲纸条粘在退回去的菜碗底下。纸条上写着:“警方正拷问润之情况和组织名单,孙嫂(即陈玉英)坚强,我信得过。”

严嘉也给杨开慧传过信息:“汝母已去南京找章士钊等营救。”严嘉事先将小纸条夹在裤腰带里,趁人不备,将它拿出塞进开慧手中。

从不爱化妆的杨开慧,有一天托前去探监的六舅妈严嘉帮她买一面小镜子和一点化妆品,带来她与毛泽东结婚时穿过的蓝色旗袍。严嘉猜测到,开慧要认真打扮自己,带着丈夫的爱,有尊严地赴死。

严嘉带来所嘱之物递给开慧时,禁不住流下了眼泪。开慧安慰她说:“六舅妈,莫难过。杀死我一个,没关系,共产党人是杀不绝的,但愿润之领导的革命早日成功!”她还叮嘱严嘉:“告诉妈妈,不要难过,帮我带好孩子……”11月14日,杨开慧穿着她与毛泽东结婚时穿过的蓝色旗袍,大义凛然走上刑场,在长沙浏阳门外识字岭刑场英勇就义,年仅29岁。

向端四老人透露,开慧烈士牺牲当天傍晚,杨家、向家亲人冒着危险,顶着凛冽寒风,在荒草乱冢的刑场中找到她血迹斑斑的遗体,发现她嘴里和手指缝都是泥巴。

向家亲人郑家娟忍悲含泪细心洗抹开慧的遗体,再由工友帮忙装殓,将遗体放入向家人筹款买来的楠木棺材中。然而,由众亲友一起抬着灵柩到板仓后山,将开慧安葬在青翠欲滴的棉花坡上。

一个月后,正在江西指挥红军反“围剿”的毛泽东,得知妻子牺牲的消息,他在给杨家的信中说:“开慧之死,百身莫赎。”


1957年5月11日,为寄托对夫人杨开慧烈士和亲密战友柳直荀烈士的无限深情,毛泽东创作了一首词——《蝶恋花·答李淑一》,其中“骄”字高度地概括了杨开慧烈士坚贞顽强、宁死不屈的崇高品质。


忆往昔峥嵘岁月,看今朝砥砺前行。杨开慧短暂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绽放了最灿烂的芳华,让世人永远铭记、永远颂扬、永远怀念!她是人们心中永远的骄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