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品:上甘岭阵地上的一铲土,重3795克,泥、铁,取自激战后上甘岭志愿军阵地,钢铁质地的弹片、子弹头重量约占一半,其余是碎石和沙。1959年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拨交中央革命博物馆筹备处(今中国国家博物馆)。
目前保存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这铲珍贵的弹片和沙石泥合土,充分反映了上甘岭战役的惨烈和抗美援朝战争的艰难。
朝鲜是中国唇齿相依的邻邦。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美军和苏军在朝鲜半岛以北纬38度线(简称三八线)为界,在南北两边分别接受日军投降,朝鲜南北形成对峙,被人为分为两个部分。此后,在如何建立一个统一的朝鲜问题上,美苏两国意见尖锐对立。1948年8月15日,美国政府扶持李承晚集团在朝鲜南方成立大韩民国;9月9日,朝鲜北方以金日成为首相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宣布成立。南北朝鲜正式分裂。南北朝鲜两个政府在实现统一问题上展开了斗争。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政府悍然出兵进行武装干涉,支援南朝鲜军队作战,派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组织所谓“联合国军”进入朝鲜半岛。随着战争的发展,美军在仁川登陆,占领汉城,越过三八线向朝鲜北方大举进犯,并迅速向朝中边境推进。在干涉朝鲜战争的过程中,美军不断侵入中国领空,造成我国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我国国家安全面临严重威胁。在局势日益危急的情况下,朝鲜政府和金日成首相请求中国政府出兵支援。
当时,中国国内外形势极端困难。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经济恢复刚刚开始,物资极度匮乏,财政状况非常严峻,新解放区土改还没有进行,人民政权也没有完全巩固,人民解放军武器装备相当落后,海军、空军尚处于初创阶段。而我们所面对的却是世界上经济实力最雄厚、军事力量最强大的美帝国主义。双方力量对比悬殊:1950年美国工农业总产值是2800亿美元,而中国仅有100亿美元;美国拥有包括原子弹在内的大量先进武器和现代化的后勤保障,而我军基本处于“小米加步枪”的水平。
出兵决策,异常艰难。中共中央多次研究,慎重讨论,反复权衡,最后作出了派遣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进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定。
在中共中央决策前后,出兵的各项准备工作一直紧张进行着:由20多万野战军组成东北边防军后,并将东北边防军改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任命彭德怀为志愿军司令员兼政委;加快空军、炮兵等特种兵建设;取得苏联同意提供军事装备,帮助中国进行防空和训练;经过深入政治动员,志愿军以高昂的斗志随时做好迎击最凶恶敌人的战斗准备。
在朝鲜战场局势日趋紧张、刻不容缓的形势下,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开始了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
志愿军入朝后,面对强大、凶狠的敌人,经过一系列英勇、艰苦的作战,逐步站稳脚跟,扭转战局,把敌人打回三八线,迫使敌人坐到谈判桌前。此后,朝鲜战争进入打打谈谈、边打边谈、以打促谈阶段。在此过程中,敌我双方进行了大大小小无数次战役和战斗,战争经常处于胶着、对峙状态,极为惨烈。其中,上甘岭战役即是一场举世闻名的激战。
上甘岭战役发生于1952年10月。当时抗美援朝战争处于相持阶段,停战谈判已进行一年有余,美国为增加谈判筹码,企图在战场上对志愿军发动新的攻势,妄想以战场上的胜利迫使我方同意其在谈判中提出的无理要求。美方代表单方面宣布停战谈判无限期休会,并叫嚣:“让大炮和炸弹和你们辩论吧!”上甘岭战役美方参战部队是“联合国军”,主将为范弗里特;志愿军参战部队主要是第十五军和第十二军,第十五军指挥秦基伟,第十二军指挥李德生。10月14日凌晨,美军突然对第十五军驻防的五圣山前沿阵地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发动突然进攻,展开了所谓“金化攻势”。五圣山位于三八线以北约30公里,是朝鲜中部的绝对制高点,如果失守,我方将后退200公里且无险可守。因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背后有一个村庄叫上甘岭,我方称这场战役为“上甘岭战役”。
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上甘岭挖坑道用的圆锹
14日凌晨时分,敌人出动火炮坦克、飞机,以每秒6发的火力密度对我阵地进行火力攻击。当日,敌对我两个阵地发射炮弹30余万发、投炸弹500余枚。我表面工事全被摧毁,半数表面阵地失守,我军退守坑道。中国人民志愿军依托坑道,形成以坑道为主且同野战工事相结合的坚固阵地,在步兵和炮兵的紧密配合以及中朝人民的积极支援下,运用灵活的战术,以寡敌众,顽强抗击敌人。
上甘岭战役在不足4平方公里的狭小地区,双方都投入大量兵力,战斗激烈程度前所未有。敌人投入总兵力6万余人;我方投入总兵力4万余人。我方毙伤俘敌25000余人;我方伤亡11500余人。敌人打炮190万发,投炸弹5000余枚;我军投入山野榴炮114门,火箭炮24门,高射炮47门,我方消耗炮弹40余万发。我方共击退敌营以下进攻25次,营以上进攻650余次,击落敌机270余架,击毁击伤敌大口径炮61门,坦克14辆。战役持续进行了43天,兵力、兵器之密集,火力之猛烈,反复争夺之频繁,战斗之残酷激烈,为世界战争史所罕见。
上甘岭战役中,我军在敌火力、兵力、后勤等全方位占绝对优势的碾压下,在区区两个小山头激战43天,粉碎了敌人的持续猖狂进攻,寸土未失,赢得了上甘岭战役的胜利。在战斗中,志愿军官兵从上到下充满着敢打敢拼、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我军涌现出30多万名英雄功臣和近6000个功臣集体。其中,特级战斗英雄黄继光,在身负七处重伤、左腿被炸断的情况下,用尽最后一丝力气,用血肉之躯堵住敌人射击孔,为部队开辟冲锋道路;一级战斗英雄胡修道,孤身一人击退敌40余次进攻,歼敌280余人,自身却毫发无伤;一级战斗英雄孙占元,在被炸断双腿的情况下,用机枪消灭敌军80余人,弹药打光之后,拉响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杨根思率领全排打退敌人9次进攻,最后抱起炸药包冲入敌群;邱少云为了整体利益,在潜伏中任凭烈火烧身而壮烈牺牲……据志愿军战史资料记载:“上甘岭战役中,危急时刻拉响手雷、手榴弹、爆破筒、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舍身炸敌地堡、堵敌枪眼等,成为普遍现象。”
在坑道作战阶段,由于敌人封锁,我方运输队很难及时将物资运进坑道。火线运输员往往要付出几条生命的代价才能运进一袋饼干、一壶水,运输线上撒满了被炸飞的慰问袋、萝卜、苹果、馒头以及运输员的鲜血。整个战役中,运输人员伤亡达1700余人,占我军整个伤亡人数的14%。在坑道中,官兵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坚守着坑道阵地。坑道内缺粮断水,战士们只能喝尿维持生命。敌人用炮轰炸坑道口,用巨石堵塞坑道口,用毒气弹、硫磺往坑道里熏,用铁丝网缠成团堵塞通气口,从坑道顶部凿眼装炸药爆破,手段恶劣、无所不用其极。坑道里空间狭小,弥漫着硝烟味、硫磺味、血腥味、粪便味,让人窒息。恶劣的环境中缺医少药,许多伤员伤口无法得到处理,化脓溃烂,甚至牺牲在坑道。但是,志愿军官兵团结一心,以强大的战斗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坚守着阵地。他们在感谢祖国人民慰问的回信中写道:“我们除了战斗以外,就是说笑和娱乐,谈着我们的胜利,谈着祖国的伟大,还唱着歌曲。我们的心情永远都是愉快的,丝毫没有因为被敌人封锁和破坏坑道口而感到恐惧,因为我们知道任务的重大,明确战斗的意义,坚信我们一定胜利!”他们用生命和鲜血坚守着阵地,第十五军和第十二军两支兄弟部队团结协作、同生共死、并肩杀敌。经过上甘岭大战,这两支部队成为人民解放军中响当当的王牌军。指挥员秦基伟和李德生指挥出色,后来成为人民解放军的重要领导人。
在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以钢铁一般的战斗意志和精神,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击溃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向全世界庄严宣告:西方侵略者靠几门大炮就能使中国人民屈服的时代彻底结束了。美总司令克拉克后来在回忆录中指出,鉴于上甘岭战役中“联合国军”伤亡过重,联军远东指挥部不得不停止了任何兵力多于一个营的战斗计划。因此,这场战役实际迫使“联合国军”停止了任何对志愿军的大规模进攻计划。
抗美援朝战争,是帝国主义侵略者强加给中国人民的一场战争,是一场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之战。在美国悍然发动对朝鲜的全面战争,并不顾中国政府多次警告,把战火烧到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的危急关头,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毅然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策,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果断承担起保卫和平的历史使命。这是二战结束后第一场大规模的国际性局部战争。
在极不对称、极为艰难的条件下,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高举正义旗帜,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历经两年零九个月舍生忘死的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中国军队以坚决对抗和反击,弘扬和光大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革命精神,进一步锤炼了经过严酷战争洗礼的人民军队,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和人民军队的军威,创造了惊天地、泣鬼神的战争奇迹。抗美援朝战场也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谱写的壮丽凯歌,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决心和坚强力量,极大提高了我国国际地位,极大鼓舞了全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义事业,极大推进了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事业。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是正义的胜利、和平的胜利、人民的胜利。抗美援朝战争锻造形成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必将激励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战胜一切强大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