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作风建设 典型事例

第十九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全名单

第19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获奖个人简介

王红霞,1977年8月出生,山东烟台人,博士学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肿瘤中心主任,主任医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在多年临床实践与科研探索中建立起一支临床与基础协同攻关团队,深入开展转化研究,发现并解析了导致乳腺癌干性及高转移性的分子机理及新靶点,建立基于原创发现的诊治新策略。所带领团队入选肿瘤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乳腺肿瘤综合诊疗示范中心。在本领域发表论著40余篇,申请国家专利11项,PCT专利1项。

王连荣,1980年3月出生,山东烟台人,博士学位,武汉大学药学院教授。国家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入选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青年拔尖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等人才计划。长期致力于微生物表观遗传领域的研究。成果“发现构成DNA的第六元素”入选《环球科学》2007年度全球十大科学新闻,是微生物表观遗传的新兴领域,在生命健康、药物开发等有很好的应用前景。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项。

冯晓娟,1981年2月出生,浙江衢州人,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主持了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优青、杰青、重点基金、科技部“青年 973”、中科院创新交叉团队等项目。从事全球变化与土壤碳循环研究,为改进土壤碳库模型和指导土壤碳汇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50余篇。

曲 静,1980年8月出生,山东烟台人,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国家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系统关联了衰老细胞的体内外表征与诱因,发现一系列全新的细胞衰老标志物与干预靶点,据此发展了延缓机体衰老,干预骨关节炎、心梗等衰老相关疾病的新型手段。相关研究工作以通讯和第一(包括共同)作者共发表 Cell(3 篇),Nature(2篇)Science 等在内SCI论文114篇,其中多篇文章被F1000收录并高度评价。申请专利52项。获得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

吕琳媛,1984年5月出生,北京石景山人,博士学位,电子科技大学基础与前沿研究院教授。长期从事网络信息挖掘及社会经济复杂性方面的研究工作,主要关注网络信息挖掘基础理论和关键算法研究,原创性地提出了以系综理论和似然分析为基础的网络信息挖掘基础理论体系。申请发明专利21项,授权10项,两项专利获腾讯优秀专利奖。在国际高影响力期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2019年入选《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中国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2020年获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青年科技奖,2021年获第三届科学探索奖。

李 敏,1978年4月出生,辽宁锦州人,博士学位,中南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教授。国家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聚焦生物医学大数据处理领域的计算难题,提出了一系列面向生物特征的复杂数据处理理论与方法,为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研究提供了重要手段,推动了数据处理理论与方法的发展。主持国家自科杰青、重点、优青和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等项目十项。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湖南省青年科技奖、湖南省自然科学奖、CCF自然科学奖等。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32项,其中6项已经成功进行成果转化。

李婵颖,1979年10月出生,重庆人,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项目、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期从事智能控制理论研究,突破闭环辨识激励条件难以验证的瓶颈,彻底解决了离散时间非线性多参数随机系统反馈能力的临界刻画问题。获得第四届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青年科技奖以及第33届中国控制会议关肇直奖等。入选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2013年度十大科研进展。担任国际控制领域顶刊Automatica等重要杂志编委。

何琼毅,1979年5月出生,河北石家庄人,博士学位,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项目、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入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获得王大珩光学奖中青年科技人员奖。长期从事量子物理与量子信息理论研究,围绕量子纠缠及其相关问题,发展运用了相对普适的方法,从纠缠的存在判定到定量检测、从揭示新原理新性质到开发应用新方案,开展了系统性和创新性的理论工作。研究工作发表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等学术期刊90余篇。

陈玉丽,1979年7月出生,河南信阳人,博士学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项目、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入选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长期专注于复合材料与结构多尺度力学研究,推动新一代材料设计理论的发展和材料性能的提升。主持国家级和北京市教学研究项目,获中国力学学会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将科研成果融入教学,获北京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在固体力学顶尖期刊及材料科学顶级期刊等高水平期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4项。

陈思宇,1983年9月出生,上海杨浦人,博士学位,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系主任、教授。入选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长期致力于大气污染与气候变化相互作用研究,扎根西部,重点研究沙尘起沙参数化、人为和自然因素对起沙影响、气溶胶动力输送、吸收性气溶胶辐射强迫及气候效应、沙尘暴预警预报等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在大气污染治理、数值模式及全球气候变化等方面有重要意义。积极服务于国家防灾减灾和大气污染防治的重大战略需求,搭建了《我国西北沙尘天气预报与预警系统》,有效地为我国西北地区沙尘预报预警提供了科学指导。

陈彩莲,1979年7月出生,浙江金华人,博士学位,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项目、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入选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从事“网络系统分布式估计与协同控制”研究20余年,开创了“感知-传输-控制”联合设计基础理论与方法。牵头制定3项国际/国内标准,提升工业互联网相关技术国际话语权。主持完成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NSFC重点等20余项,出版英文专著2部,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3项,获“IEEE TCCPS 工业技术卓越奖”等国际重要奖项,国际期刊、会议最佳论文奖5篇。

陈 婷,1979年8月出生,湖南长沙人,博士学位,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项目获得者。她发展新技术,聚焦关键瓶颈问题,长期研究调控皮肤再生能力与疾病发生的细胞分子机理,首次发现成纤维细胞调控皮肤自身免疫疾病发生的重要机制,并将新技术运用于疾病治疗的研究。荣获科学探索奖,中国2021年度重要医学进展。

范宣梅,1981年7月出生,甘肃武威人,博士学位,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成都理工大学)、教授。面向国家防灾减灾重大需求,针对强震地质灾害开展了15年的持续研究,通过灾害学、物理力学、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信息科学等学科的交叉创新,破解了强震地质灾害机制认识不清、预测不准等国际难题。所研发的预测模型准确率较国际已有模型提高了20%以上。获得2022年科学探索奖,2021年牵头获得四川省自然科学一等奖,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入选中组部“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等国家级人才计划。

赵春晖,1979年11月出生,山东烟台人,博士学位,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针对非平稳运行工况智能监控这一制约重大装备核心竞争力的卡脖子问题,应对重大装备非平稳运行表征失配、识别失准、诊断失误的难题挑战,建立了多模式表征、时空协同监测、关键征兆甄别创新理论,攻克了大范围非平稳变化下运行工况难以高效监控的技术瓶颈。相关成果获 CAA 自然科学一等奖(排 1)。作为第一著者出版《工业过程 运行状态智能监控:数据驱动方法》。入选教育部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

段巧红,1977年5月出生,河北邯郸人,博士学位,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长期从事十字花科植物生殖机理研究,在育种理论与技术应用上作出了原创性贡献,为蔬菜种质资源创新及新品种培育提供重要理论支撑。所发明的共性关键育种技术,以点带面推动蔬菜种业发展,显著提升我国蔬菜种业核心竞争力。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及重点项目的支持,获齐鲁巾帼十大科技创新之星、山东省教育系统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等。

贾桂芳,1978年11月出生,山西太原人,博士学位,北京大学研究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项目、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聚焦“植物核酸化学生物学”,率先探索RNA化学修饰对作物育种的应用,推动植物RNA化学修饰领域研究,填补植物RNA化学修饰在农业育种的应用,在国际上引领植物RNA化学修饰研究领域。作为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21篇,申请发明专利4项,已授权3项。

黄 敏,1979年11月出生,甘肃天水人,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项目获得者,中组部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面向抗肿瘤药物治疗重大需求,基础研究引领新药研发,将自主研发新药推进至国际临床研究。申请发明专利19项,获授权7项,实现技术转让3项,合同金额超过1亿元。发表论文70余篇。

焦淑红,1980年1月出生,河南商丘人,博士学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能量二次电池电极材料和器件集成等方面的研究,成功开发了多种应用于高能量密度电池的电解液体系以及应用于高功率密度电池的快充电极材料,大幅提升了锂金属电池的性能,研究水平居于国际先进水平。

鲍红丽,1980年8月出生,黑龙江牡丹江人,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煤制乙二醇及相关技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项目获得者。先后获得多项重要人才和科技计划项目资助,包括科技部重点研发子课题等。突破性地提出和发展了一系列全新的催化模式和新型手性控制策略等。获得福建省第十五届青年科技奖,中国化学会“中国均相催化青年奖”。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发表100余篇文章。已授权、正在申请中国专利和国际专利共40余件。

谭 倩,1981年3月出生,四川资阳人,博士学位,广东工业大学生态环境与资源学院院长,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优秀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项目、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青年项目获得者。先后主持或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重大科研任务14项。成果应用于内蒙河套灌区、承德滦河流域、广东东江流域等地的资源高效利用、河湖富营养化防控、产业适水发展和水权置换等。在节水10%到15%、节能10%的条件下提高经济效益15%。

第19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团队奖基本情况

(以团队名称笔划为序)

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总体设计及验证团队

该团队致力于大涵道比发动机产品和专业发展,经过多年研制,某发动机已配装飞机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国家航空动力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突破了大涵道比发动机研制关键技术,建立了研发体系,具备大涵道比发动机自主设计、制造、材料、装配、试验、保障等核心研制能力,实现我国航空发动机研制能力由军用小涵道比发动机到长寿命高可靠性大涵道比发动机的跨越发展。团队获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中国航发集团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辽宁省青年文明号,辽宁省职工创新大赛二等奖、创新成果三等奖等荣誉,授权发明专利43项,实用新型专利60余项,发表论文80余篇。

飞行器智能控制团队

该团队长期从事飞行器精确制导与控制技术研究。承担某首型控制系统研制,提出了一种新的飞行器机动控制和复合制导方法,填补了制导领域空白。针对某飞行器需求,提出了机动制导新原理,首次实现了新机动样式,已用于多个项目,获得广泛推广的效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项,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项、发明二等奖1项、进步二等奖2项和三等奖2项。

白羽肉鸡原种“状元白”研究团队

该团队经过多年育种技术攻关,在国家白羽肉鸡育种战略的支持下,最终培育出具备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品质优良、适合我国市场需求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圣泽 901”白羽肉鸡新品种,彻底解决了我国白羽肉鸡种源“卡脖子”的问题,带动农民养殖商品代白羽肉鸡10亿只,可实现农民每年养殖收益达30-50亿元,为我国畜牧业可持续稳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极端苛刻环境油气田腐蚀防护团队

该团队长期致力于油气管道和设备的腐蚀防护、寿命预测评估及智能检测方向的研究,揭示油气采输系统“材料-环境-工艺”多因素耦合腐蚀失效机理,建立基于在线监测网络的寿命预测与腐蚀分级管理系统,构建耐蚀钢、非金属材料、环境友好缓蚀剂防腐技术体系。团队承担国家863 计划等项目43项,获全国五一巾帼标兵示范岗称号,获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励21项、授权专利40余项,编写国标4项、行标5项。

磁电信息功能薄膜与集成器件团队

该团队长期从事电子信息材料与元器件的研究工作。隶属于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要开展磁电信息材料与相关集成器件研究。团队研制成功大尺寸低损耗微波磁性晶圆,为电子对抗系统和高频微波测试仪表提供了核心关键材料,研制成功光通信系统隔离器用单晶厚膜材料,填补了国内空白。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项、军品配套及预研项目10余项;承担国防934重大工程项目1项,自然基金创新群体项目1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4项,国家奖2项,申请发明专利200余项,获授权150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