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闻中心

学院成功举办“石榴花开籽籽红 同心共筑中国梦”民族团结进步故事分享会

为深入学习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9月28日下午,学院团委在公共实训基地一楼大厅精心组织举办了“石榴花开籽籽红 同心共筑中国梦”民族团结进步故事分享会。来自不同部门、二级学院的30余名汉族、藏族、苗族、瑶族、壮族、侗族、土家族等多个民族的师生代表欢聚一堂,以故事为媒、以歌声为桥,共叙民族情谊,共绘团结画卷。

与会师生代表围坐一堂,共同聆听感人故事

“我是阿曼尼沙,来自新疆和田,我想跟大家说说心里话,分享我到衡阳技师学院来的生活和收获,我想把我热爱的维吾尔族文化带给大家,也想把我学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带回我的家乡。”来自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的维吾尔族姑娘阿曼尼沙动情地讲述了从昆仑山脚下到湘江水畔的跨越,初到内地时因语言不通、饮食差异产生的迷茫,到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逐渐适应。“我们就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成长。”阿曼尼沙说,“我要用所学知识建设家乡,让民族团结之花在我的家乡绽放得更加鲜艳!”

师生代表分享故事


土家族教师罗振南动情讲述了壮族姑娘黄文绣放弃大城市机会,毅然回到家乡投身脱贫攻坚,最终在暴雨中献出年轻生命的感人故事。罗老师还即兴演唱了一段桑植民歌《马桑树儿搭灯台》,歌声引得全场掌声雷动,各民族师生跟着节奏轻轻打拍,文化交融的魅力在此刻尽显。瑶族教师向米玲结合自身经历,深情分享了瑶族的民俗文化与她在多民族校园中的温暖感受,她动情地说:“文化因交流而多彩,心灵因互动而贴近。在衡阳技师学院,我不仅是一名教师,更是一座连接瑶族文化与各民族师生的桥梁,这种被理解、被尊重的感觉,正是民族团结最动人的体现。”

在故事分享的间隙,各民族师生品茗香茶,共尝象征团圆美满的月饼,在袅袅茶香与香甜月饼中畅谈交流,分享各自民族的文化习俗与节日趣事,欢声笑语不断,其乐融融。

分享会尾声,一份特别的礼物被送到每一位师生手中——记录衡阳千年文脉的《衡阳传》。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份美好的祝愿与心灵的邀约。学院期盼希望通过这本书,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脚下这片土地的历史文脉与发展变迁,将衡阳视为第二故乡,在此扎根成长、安居乐业;更期盼各民族师生在学院的大家庭中,以文化为纽带,互学互鉴,共同进步,让民族团结之花在衡阳这片热土上绽放得更加绚丽。

(通讯员:曾科 丁潇潇 图:胡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