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2日,《新湖南》发表学院党委书记肖春林的署名文章《以高质量的技工教育助力湖南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列入国家战略人才力量,为技工教育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指明了方向。当前,湖南省委、省政府正在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为湖南技工教育高质量发展搭建了广阔舞台、提供了重大机遇。作为湖南省第一所技师学院,衡阳技师学院责无旁贷要在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培养方面主动担当作为,以高质量的技工教育助力湖南高质量发展。
坚持立德树人,实现人才培养高质量。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要打造一支爱党报国、敬业奉献、技艺精湛、素质优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的高技能人才队伍,明确了新时代高技能人才的特征与内涵。技工教育若要真正培育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必须深刻理解“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重要论断,紧扣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近年来,衡阳技师学院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让学校成为“立德树人”的沃土。一是始终坚持“德技并修”的育人理念。深入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把思政课搬出课堂、搬进生活、搬入历史,目前已与衡阳党史馆、水口山工人运动纪念馆和归园等3所红色场馆签约共建,打造校外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二是始终坚持“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教育观。深入推进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和全员全程全方位“三全育人”,引导学生争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美德教育,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和通用能力培养。
坚持内涵建设,实现学校发展高质量。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作为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技工教育必须牢记使命、勇于担当作为。近年来,衡阳技师学院始终坚持内涵建设,让学校成为培育“大国工匠”的摇篮。一是加强校园资产整合,不断提升办学条件。积极筹措资金,加快教学楼、学生宿舍、图书馆、体育馆、实训基地等基础设施建设,及时更新添置教学工具、实训实习设备。二是坚持质量与规模并重。不断扩大招生,提高生源质量,从根源上夯实高技能人才培养规模基础。三是锤炼过硬教师队伍。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加强业务培训力度,组织优秀教师参加高层次的师资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选派青年教师定期到企业跟班锻炼或深入基层、机关开展社会调查实践;加强技能大师工作室、名师工作室建设,培养一大批国家、省市技能大师、技术能手、教学名师,推动教师职业能力的共同提升;深化职称、薪酬等人事制度改革,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破除体制机制僵化的弊端,整体提升教师队伍的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四是充分发挥职业技能大赛引领作用,积极举办和参加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竞赛,不断创新竞赛指导团队构建方式、参赛选手的选拔培养模式,形成“人人训练、个个参赛、全员进步”的竞赛氛围,实现了以赛促学、以赛促教。近5年来,先后获得国家级奖项77个、省部级奖项318个,连续5届包揽湖南省数控技能大赛团体一等奖;在全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中,有7人进入全国前十强,6人进入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国家集训队;在湖南省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中,金牌数、获奖总数分别名列全省参赛队第二、第一。
坚持需求导向,实现服务需求高质量。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当下我国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迫切,培育高素质技能人才、服务产业发展是技工教育的法定职责。多年来,衡阳技师学院始终坚持需求导向,让学校成为服务地方的人才输送大本营。一是坚持国家战略导向、市场导向、就业导向,不断优化专业结构、更新专业设置。在加强优势传统专业建设的同时,优先开设一批国家和本地急需的、短缺的专业。二是不断深化教学改革、课程改革,优化课程设计。将实践性教学课时比例提高到60%以上,把课堂搬到实训室、实习工厂和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创新教材开发,编写了一批紧贴市场、紧贴新技术和新工艺的新教材。三是积极推进工学一体、产教融合,开展深度校企合作,以教育链推动产业链发展。加强“政、行、企、校”融合办学,共建现代产业学院、产教融合基地、实习实训基地;举办订单班、定向班,将企业的文化、管理、规章制度、设备工艺流程等纳入教学内容,将课堂教学搬到工厂、车间;开展协同创新、联合攻关,组织优秀骨干教师、技能大师参与企业的科研、技改活动,推动教学成果、创新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
(作者系衡阳技师学院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