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景容:人社部技工教育专家;人社部一体化课程开发专家;人社部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项目评审专家;中华职业教育社专家委员会专家;全国技工院校院校长论坛发起人、理事会理事长。
2015年5月24日人社部在广州召开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推进会议之后,今年,人社部颁发开展第三批一体化课程改革试点工作的文件,决定在全国技工院校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进一步推行一体化课程改革。
文件发出后,不少院校按照人社部这个新文件要求开展本校的一体化课程改革。我非常高兴地看到越来越多的院校听从人社部的号召,果断地步入工学结合的一体化课程改革的正确轨道。
在我的新著《一体化课程开发与实施》(张立新司长作序)下周出版之际,又一次受邀到厦门技师学院评审专一体化专业。春节前的1月份是首次。昨天是第二次。一次评审4个,两次共8个专业。因两次评审均被指定为评审组长,了解的情况比较多,也比较真实。现将厦门技师学院一体化课程开发的主要经验介绍如下,供兄弟院校参考。
对许多缺乏经验又下決心实施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改革的学校来说,寻找权威的一体化课改指导方既非常必要,也相当重要。经过协商,厦门技师学院与广州工贸技师学院签定合作协议,由广州工贸技师学院按专业派出最好教师指导厦门技师学院完成专业人才培养规范的制定等工作。
广州工贸技师学院的指导方法非常务实而有效。厦门技师学院教务处张利军副处长告诉我,双方每个环节合作的程序是:广州工贸技师学院骨干教师到校讲座指导——厦门技师学院依据指导意见组织相关人员实施——实施过程遇到问题,双方或视频或电话或微信交流、解决——环节工作结束请广州工贸技师学院教师到校验收——验收通过后——进入下一个阶段。
广州工贸技师学院是全国技工院校中一体化课程开发与实施经验最丰富的学校。选请该校指导,厦门技师学院等于是“高位取经”、“没走弯路”。
(一)成立课改工作机构。学院成立了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教改办,负责一体化课程开发的相关工作(教改办林琳主任也是厦门市技师协会秘书长);
(二)保障措施有力。厦门技师学院张家雄院长高度重视。学校已经在政策、经费、人员等方面提供了充分保障;
(三)组织各专业开发团队。各系成立一体化专业开发小组。.小组成员由各专业课改小组和本专业对口企业10-15位企业实践专家组成;
(四)把一体化课改视为学校重大政务。教改办起草教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经院党委专题会议讨论后,报学校教代会执委会研究讨论通过。
学校的教代会约等于学校的“人大”。如此重大意义的课改方案经过学校“人大”审议通过后执行,就有了“法力效用”。实践证明:一体化课程改革方案有或没有上学校“人大”通过,其说服力和影响力不可同日而语。
人社部印发的《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标准编制指南(试行)》、《一体化课程规范开发技术规程(试行)》是人社部规定的“模板”,原则上,学校开展一体化课改应该依此执行。当然,各地情况不同,其权威性和指导性也不应是无限的。她允许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度的调整。厦门技师学院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该院既坚定地执行,又在不违背原则的前提下,灵活调整了国家的“模板”,使学校制定的《规范》更加合理、更具可操作性。
以《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一体化课程规范》为例,厦门技师学院采用三种办法妥善处理本校《规范》与国家《规范》的关系:
-
沿用。国家《规范》版本中与厦门区域经济需求基本一致的7门一体化课程,直接采用国家《规范》版本的内容;
-
修改。国家《规范》版本中与厦门区域经济需求相近的6门一体化课程,被整合为4门,学习任务采用调研结果进行开发,符合厦门本地需求。
-
增加。厦门区域经济需求未在国家《规范》版本中体现的部分,在行业企业专家的支持下,结合实际情况增加了4门一体化课程,满足厦门大力推进的产业转型、城市转型和社会转型对计算机网络应用人才的需求。
1.聘请企业实践专家。根据课改工作进度,学院向8个专业的83位企业专家颁发“企业实践专家”聘书,聘期三年,为一体化课程改革提供专业支持与保障。
2.召开企业实践专家谈会。学院于2015年8月、12月分别召开8个专业的企业实践专家访谈会,提取典型工作任务和代表性工作任务,来自8个对口专业的83位企业实践的专家参加了访谈会,形成8份《企业实践专家职业发展历程表》、《代表性工作任务表》,通过对实践专家职业成长过程的归类、整合,提炼出8个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完成《典型工作任务描述表》的填写。
3.进行课程转换及人才培养方案编制。两批8个专业课改组已完成一体化课程转换、课程标准及课程规范的编制。
评审专家由厦门市行业企业专家、福建省人社厅教研室专家、国内高职院校、技工院校专家三类共15人组成。体现客观、公正。
厦门技师学院上述五个做法便是五条可借鉴的经验。根据该院阮义聪副院长的介绍,该院:
(一)共形成8个专业的人才培养规范。
(二)8个专业共提炼出113个典型工作任务,其中中级工36个,高级工48个,技师29个。
(三)113个典型工作任务包括了422个代表性工作任务。
(四)113个典型工作任务转化成113门一体化课程,制定了113门一体化课程标准。
(五)422个代表性工作任务转化为422个参考性学习任务,其中中级工的参考性学习任务158个,高级工178个,技师86个。
福建省人社厅教研室林忠侯主任也到场指导。他不仅很内行地肯定了学院做法,而且行家式地提出若干很好的指导意见。其中两条特别“带劲”和“给力”。一是,厦门技师学院的做法要好好总结,适时在全省推广;二是下一步工作重点是解决好“教”的问题,要抓紧培养合适的工学结合的一体化教师。
对于某些已在或正要实施一体化课程改革的院校,厦门技师学院的做法很“傻”——为什么花那么多精力搞开发呢?把别校搞的一体化教材拿来,要求老师按照教材上课不就可以了吗?教师都很忙,哪里有空一步步开发呢!
我坚信:持有这样认识并依此实施的学校不久就一定会后悔!就一定会发现课改的路走进死胡同了!
实践已经证明且将继续证明:1.技工院校的课程改革,改到对处是课程内容工学结合;改到深处是教学过程工学一体;改到难处是教师能力工学合一。
技工院校的课程改革,老老实实地按照人社部文件要求的程序开发和实施,学校才能实实在在地收获一体化课程改革的丰硕成果。“磨刀不误砍柴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