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张晓峰,男,1968年5月生,曾任成都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委员,广安市建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广安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等职。2021年8月,接受广安市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2022年3月,张晓峰因严重违反党的纪律并构成职务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2022年12月,因犯受贿罪、贪污罪,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10年6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60万元。
【案情】
2021年6月下旬,室外骄阳似火。但广安职业技术学院原党委委员、副院长张晓峰的办公室却异常冰冷。
“这个事情只要你我口径一致,纪委肯定拿我们没办法,切记、切记!”办公桌前,张晓峰与商人杨某正在电话中密谋。
原来,就在前一天,张晓峰的“跟班”——广安职业技术学院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原党支部书记、董事长彭盛涛被市纪委监委采取了留置措施。
感觉自己“摊上事”后,张晓峰慌忙找到与其存在利益交集的几名老板,与之串供、统一口径,企图对抗组织审查调查。然而,张晓峰以为坚不可摧的攻守同盟,在组织面前很快土崩瓦解。
“我不知道自己手中的权力有多大、有多好用,就是简单一句话,能让别人中标,我甚至分不清是归咎于自己的权力还是别人的能力。”移送司法前夕,张晓峰泪如泉涌。
初入仕途,便陷入“朋友”们的“围猎圈”
上世纪八十年代,乘着高考改革的春风,张晓峰成为成都理工大学的一名大学生,靠着刻苦努力的劲头,毕业后被安排留校工作。在校8年工作期间,张晓峰从一名普通职工成长为成都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
2002年8月,张晓峰迎来了人生的“转折点”,调任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委员,一度成为广安最年轻的副县级领导之一。
“当时组织要选派年轻干部到基层挂职锻炼,我踊跃报名,甚至已经开始勾勒以后在田间地头与老百姓交心谈心的基层工作蓝图。”谈起初来广安时的理想抱负,张晓峰眼里闪过一丝惭愧。
2003年12月,凭借着自己的学识和工作业绩,张晓峰担任广安市建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随着职务的变化和权力的增大,张晓峰身边来来往往的“朋友”多了起来。刚上任建设局副局长,第一次有人前来拜年,就将装有现金的红包放在办公桌上。当时的张晓峰根本不知道怎么处理,收下要违反纪律,不收好像又显得“另类”“外行”。在被多次劝说下,最终,在收与不收之间,张晓峰选择了前者,迈出了收受礼金的第一步,到后来收下第二个人送的购物卡、第三个人送的手机,再到第四个人、第五个人......慢慢地,他习以为常、泰然自若。
“高学历”“高智商”“高水平”……面对“朋友们”的“精准”吹捧,张晓峰开始沾沾自喜、忘乎所以,觉得别人是欣赏他的才干和学识。他的初心渐渐迷失在“朋友”们的“围猎”中。
于是,广安各大高档餐饮娱乐场所渐渐有了张晓峰的身影,吃大餐、饮美酒、唱劲歌逐渐成为常态,也由此拉开了由风及腐的序幕。
贪欲作祟,主动出击“拉圈子”
“就是自己管不住自己,想要分生意人一杯羹。”在尝到甜头后,张晓峰从“被动”逐渐走向“主动”。
2004年,张晓峰牵头负责某项目二期工程。他将歪心思打在了绿化工程上,向现场代表打招呼,告知他的“老乡”杨某要报名参加招投标竞争。
“通知他报名以后他就中标了。我不知道给别人拉项目这么简单,于是我觉得项目是我介绍给他的,向他要点零花钱是应该的,说白了就是贪欲在作祟。”张晓峰说道。
在“老乡”杨某中标后,张晓峰变本加厉,甚至提出了每年给杨某找一个项目,他负责施工,利润对半分的合作模式。
在双方达成协议后,张晓峰开始带着杨某这位特定关系人,走上了共“腐”的疯狂之路。一人弄权,一人挣钱,张晓峰灵活游走于各个工程项目之间。截至2015年,通过张晓峰的牵线搭桥,杨某先后取得了26个园林绿化等项目。
在尝到与人“合作”的甜头后,张晓峰越发热衷于“拉圈子”,大搞团团伙伙。与一帮公职人员、商人老板结成小圈子,长期吃喝勾兑、相互利用。圈子里一票“小兄弟”纷纷称其为“老大”,逢年过节都登门拜访,送上不菲礼金。
在张晓峰担任市科学技术局党组书记、局长期间,更是串通刻意培养的“心腹”出纳杨某某、会计苏某某,从申报科学技术项目资金补助的企业中收取工作经费共计90余万元,三人将其中50余万元私分。
经查,在2004年至2020年间,张晓峰为他人在工程项目承揽、工程款项拨付等方面提供帮助和关照,收受钱款共计1400余万元。
狂妄自负,不择手段奔“钱途”
2016年,张晓峰到广安职业技术学院任党委委员、副院长。
从经济主干线又回到高校任职,年过半百的张晓峰自认为仕途已无“望”,把内心底线一退再退,开始明目张胆地给自己找项目、谋私利。
2017年,张晓峰利用职务便利,直接找到已经中标广安职业技术学院某建设项目的负责人燕某,强势要求燕某与“老乡”杨某、苏某共同出资实施该项目,而自己则收受杨某所送的项目入股资金25万元。
此时的张晓峰,行事越发狂妄,已经视党纪法规若无物。
2018年,为拿到医学院建设项目2%的干股,张晓峰多次向建设医学院的合作公司明示,直接在医学院的教师人事代理、学生学费拨付、公司融资等方面为难该公司。迫于无奈,该公司最终同意送给张晓峰2%的干股。
“这些钱我是打算先放在别人那里,等我退休了再拿出来花。现在看来为了这些身外之物,我失去了家庭,甚至不能在年迈的父亲生病时去照顾他,真的得不偿失!”提及自己的家人,张晓峰泣不成声。
张晓峰案办结后,广安市纪委监委严格落实标本兼治要求,以案为鉴、以案促改。通过制作专题警示教育片《“象牙塔”里的蜕变》、召开警示教育大会、以案促改专题民主生活会等方式,督促案发单位严格对照检查,就案件暴露出来的问题梳理岗位廉政风险点,完善工作制度、建立防控措施,进一步筑牢相关单位廉政防线。
【案说】
作为一名既有高校又有党政机关双重经历的领导干部,张晓峰本应将自身的见识、学识转化为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份力量,然而他却从拿钱、拉“圈子”到玩弄手中权力一步步沦陷。从收受商人红包礼金开始防线失守;到热衷于吃喝享乐、官商不分,在民生项目中大搞利益勾兑;再到为一己之私,枉顾党纪国法大肆受贿索贿,最终踏上贪腐“不归路”,跌落至监狱高墙之内。
本案中,张晓峰看似对手中权力“无知、无畏、无感”,实则是在事业发展的起步阶段就放松自我约束,在刚掌握权力的过程中迷失自我,对企业老板的“围猎”、“朋友们”的套路、来自各方的糖衣炮弹缺乏辨别能力,思想一滑再滑、底线一退再退,一步步由风及腐,再到风腐一体,最终从破纪走向了破法。
思想上松一寸,行动上就会差一尺。张晓峰案再次警示广大党员干部,“学历高、能力强”并不意味着抵御贪腐侵蚀的能力就强。党员干部只有时刻在思想上筑牢拒腐防变的堤坝,慎重对待手中权力,涵养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自觉与谨慎,守住法纪阀门,才会心有所“畏”、行有所“止”。
——广安市纪委监委第五纪检监察室主任
袁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