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清廉学校 廉洁文化

廉言廉语(第三辑)(148-211)

(148)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周公《诫子伯禽》

【释义】周公为了国家强盛而广招天下贤士,马不停蹄接见人才。由于求见的人络绎不绝,为不让人才有被怠慢的误解,洗头的过程中多次握着头发起身整衣待客,用餐中多次吐出口中咀嚼的食物停止进食来迎接人才,礼数周到,盛意拳拳。后遂用“周公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来表示领导者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盛情。而今,我们需要学习“周公吐哺”“得人心者得天下”的胸怀与境界。


【解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而“周公吐哺”的典故对领导干部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善于发现举荐贤才,凝心聚力共筑“中国梦”有着深刻的启示。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才越多越好,本事越大越好。作为党的领导干部,需有识才的慧眼、敬才的诚意、爱才的胸襟、聚才的魅力、用才的魄力、容才的雅量。唯使识才爱才敬才用才蔚然成风,天下英才方能心向往之并徕之,实现百鸟朝凤、群贤毕至干事创业的大好局面!


(149)言不及利,行不欺名——孔臧《与子琳书》


【释义】口中从不谈物质利益,行为从不玷污自己的名声。

【解悟】孔琳与同学一道讲习《书传》,异常勤奋,父亲孔臧得知后,写此家信赞赏勉励。要向你的叔父孔安国学习,重义轻利,不追逐财利;光明磊落,不欺世盗名。孔臧及其从弟孔安国,均为孔子第十世孙。

人的一生充满了考验,名利关就是其中一个难过的关口。刻意追逐名利,不管最终是否得到,都会被名利所绑架。且看那些贪官,被名利二字牵住、困住、缚住、绊住,以致陷入名缰利锁难以自拔,甚至见利忘义、出卖灵魂,走上歧路,最终身败名裂。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名利观,不为物累,始终把党和人民的事业放在第一位,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150)交友之美,在于得贤,不可不详——刘廙《诫弟纬》


【释义】交朋友的好处,在于得到贤才能人的帮助,因此交友时不能不持仔细慎重的态度。

【解悟】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得就是朋友之间的相互影响不容忽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守住交往关,交往必须有原则、有规矩,不断净化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

因此,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守住交往关,让人际关系变得清清爽爽,这不是私人小事,而是事关党风、政风的大事。要慎重交友,有选择地交往,交往交友要对自己有所帮助。只有思想砥砺、学问切磋、互相帮助、共同促进的人才是真正的朋友;反之,吃吃喝喝、请客送礼、相互利用的人只能是害人害己的狐朋狗友。


(151)时过不可还,年大不可少——东汉·王脩《诫子书》


【释义】时间一去不复返,年龄大了不能再年轻。

【解悟】是三国时代著名的贤士。为人纯孝又廉洁自律,对外重承诺,忠职守,不畏强暴,敢于担当。

教育子女要珍惜时光,不光是要读好书,并且要学会做人,将做人、品格操守放在第一位,可见王的远见卓识。至于如何做人,一方面要学习道德高尚之人的远大节操,而且能够举一反三;另一方面要付诸实践:“言思乃出,行详乃动,皆用情实道理”,这确实是精炼扼要的至理名言,也是他一生为人处世的经验和体会。

因此,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以身作则,给家人一面奋斗的镜子,言传身教,给孩子一个向前的身影。

(152)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南北朝·颜之推《颜氏家训》


【释义】教育感化这件事,是从上向下推行的,是从先向后施行影响的。

【解悟】家庭道德教育,父母的作用不可小视。而重视家风建设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培育传承好家风,党员干部必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从严治家,严格教育管理亲属子女。同时,我们还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家属的警示教育,增强他们的纪律意识、法律意识,当好“监督员”,常念“纪律经”,多吹“清正风”。完善监督举报机制,拓宽社会监督渠道,探索对领导干部“八小时之外”监督的有效方式,构建单位、社会、家庭相互配合、协同有效的干部监督网络。



(153)夜觉晓非,今悔昨失。——南北朝·颜之推《颜氏家训》


【释义】早上出现过失,晚上就要醒悟;昨天做错了事,今天则应悔改。

【解悟】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说的也是人要经常反省、检查自己,从而改正过失,纠正错误。作为党员干部、人民公仆更要时常总结成败得失、经验教训,净化自己的心灵,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常除非分之想;要以平常心态对待名利得失,守得住清贫,抵得住诱惑,经得起考验,做到堂堂正正为官,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

纵观那些走上违法犯罪之路的腐败分子,归其根本就是因为没有把握好自己,没能耐得住寂寞,没能管住自己的手,守住自己的嘴,收住自己的腿。因此,党员领导干部应不断总结修正自我,不忘初心,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154)清名登而金贝入,信誉显而然诺亏,不知后之矛戟,毁前之干橹也——南北朝·颜之推《颜氏家训》


【释义】原文:“吾见世人,清名登而金贝入,信誉显而然诺亏,不知后之矛戟,毁前之干橹也!”意思是说,我看到世上有的人,有了清廉的名声后就开始聚敛财富,有了显耀的重信誉之名后就开始说话不算数了,这些“伪君子”不知道他们后来的行为,会把前面辛辛苦苦建立的名声全都毁掉。

【解悟】“台上一套,台下一套;人前是人,人后是鬼;言行不一,口是心非……”近年来,伴随着一些官员的落马,他们的“双面人”、“两面派”形象也随之被拆穿。的确,人的虚或实,真或伪,固然在于心,但没有不在行动上流露出来的,伪装的再好,也会有蛛丝马迹露出来。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尖锐指出党内存在的不严不实问题,特别是直指言行不一、表里不一、心口不一的“两面人”现象。总书记对“两面人”现象及危害的重要论述,入木三分、发人深省,警示干部坚决不能做“两面人”、坚决要防止“两面人”现象。

网上有句戏言,“带翅膀的不一定是天使,它可能是鸟人”,话虽直白,却颇有道理。“两面”贪官是政治投机者、行动两面派、道德伪君子,这些人最终要被钉上历史的耻辱柱。



(155)若其不能忠清,何以戴天履地?——南北朝·颜之推《颜氏家训》


【释义】“汝今坐食禄俸,荣幸已多,若其不能忠清,何以戴天履地?”出自《旧唐书·崔玄暐传》唐代官吏崔玄骄的母亲卢氏尝诫之语,告诫儿子为官要当知清正,要端正身心。

【解悟】忠诚于党、为政清廉是党和人民对党员干部最起码的要求、也是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道德准则。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强调,检验党员干部是不是对党忠诚,在革命年代就要看能不能为党和人民事业冲锋陷阵、舍生忘死。在和平时期也有明确的检验标准,年轻干部要做到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全党步调一致、确保党始终成为伟大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纪检监察干部作为管党治党的主力军,要时刻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旗帜鲜明地在全社会树起严格自律的标杆,带头坚定理想信念、带头对党绝对忠诚、带头保持清廉自守,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环境。



(156)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春秋《左传》


【释义】节俭是一种大的德行.奢侈是一种大的罪恶。

【解悟】古往今来,“勤俭节约”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和道德风尚,习近平总书记一直提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多次强调要保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作风,并率先垂范、以身作则。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在全社会大兴勤俭节约之风,需要我们每个人把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付诸实践、见诸行动,更需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让“克勤克俭”“戒奢以俭”的价值理念真正深入人心、蔚然成风。



(157)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哉?——北宋 · 欧阳修《诲学说》


【释义】如果不学习,就要失去君子的高尚品德从而变成品行恶劣的小人,难道不值得深思吗?

【解悟】欧阳修4岁时父亲就去世了,母亲对他的教育很严格。为节减开支,母亲用芦苇、木炭作笔,在土地或沙地上教欧阳修认字。欧阳修在家训中希望儿子能继续养成读书的习惯,并从书中学会做人的道理。

新时代新征程,作为党员干部,更要加强学习,求真学问,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掌握事物发展规律,通晓天下道理,丰富学识,增长见识,练真本领,更好为国争光、为民造福。

(158)如有差使,尽心向前,不得避事——北宋•欧阳修《与十二侄》

【释义】国家有任务交给你,要尽心尽力,不可躲避。

【解悟】《与十二侄》是欧阳修写给侄子欧阳通理的一封家书。在家书中,他勉励侄儿遇“多事”之秋,如果国家有任务交给你,一定要义无反顾地上阵,不得逃避责任,即便面临危难,以死殉节,也是光荣的事。在这里,欧阳修把国家与家庭、国事与生死的位置摆得清清楚楚,体现了舍身事国、杀身成仁的壮烈气节。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今年国庆节和中秋节又喜相逢,中秋是阖家团圆、共享天伦的传统节日,国庆是举国欢庆、祝福祖国的重要时刻。“家好”和“国好”紧密相连。作为党员干部,要带头在家庭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家庭成员特别是下一代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华民族。要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把实现家庭梦融入民族梦之中,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力量。

(159)凡在士宦,以廉勤为本——宋•赵鼎《家训笔录》

【释义】凡是做官的,一定要以清廉和勤政为本。

【解悟】“廉”“勤”最为赵鼎所重视,他强调“凡在仕宦,以廉勤为本,人之才性,各有长短,固难勉强,唯廉勤二字,人人可至”,训导子孙廉洁从业、勤俭守业,规划生计。

廉洁勤政是民众对好干部的期许。回顾我们党走过的不平凡历程,从严治党打造了干部清政勤政、政府清廉、政治清明,铸就了清正廉洁、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凝聚了党心民心人心,党和人民事业蒸蒸日上、成就辉煌。作为党员干部,务必要牢记廉勤根本,领会廉勤对一个国家稳定发展之重要性,自觉做一名遵纪守法、守住干净之身党员干部,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当表率做先锋。

(160)一钱亦分明,谁能肆谗毁?——宋•陆游《送子龙赴吉州掾》

【释义】即使一文钱也用得清清楚楚,有谁能够对你任意谗毁诽谤呢?居官清廉明正,一丝不苟,不该用的钱一文不用,清自如水,该用的钱用得分明,有案可查,谁能随意说你坏话?即使有人说又有何碍?

【解悟】诬告,自古有之。现实生活中,纪检监察部门对诬告陷害的态度是零容忍,对受到不实举报的干部也是及时澄清正名。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如果你遇到了“诬告”这种霉运,该怎么办?

其实,理性地看,诬告现象不可能绝迹。但诬告并不可怕,身正不怕影子歪,遇到不必慌张。面对诬告,要相信组织,坦然应对,工作该怎么抓还要怎么抓,事情该怎么做还要怎么做,人该怎么管还要怎么管。这,才是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应有的定力和正确的态度。

(161)千年田换八百主,一人口插几张匙。——宋·辛弃疾《最高楼》

【释义】一块田地千年之中要换八百主人,一人嘴里又能插上几张饭匙。说明人生苦短,眼前占有的身外之物都不能长久,不如看淡。

【解悟】千年土地八百主,在古代,拥有一块土地,是许多人的梦想,有的人辛辛苦苦的赚了大半辈子,留下偌大的房产给子孙,无不希望世代儿孙吃穿不愁。而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领导干部为了子女,想尽办法谋取不正当利益,最终沦为阶下囚。

写这首词的时候,辛弃疾本打算退休归乡养老,但“犬子”却说老家都没有购置田地宅院,爹你不能退休啊。因此辛弃疾写下这首词“骂之”。儿子以富贵为念,辛弃疾劈头便说我老了,还要富贵干什么,富贵会带来隐患啊。人生苦短,眼前占有的身外之物都不能长久,不如看淡。整首词的语言通俗平实,说是骂,实则通篇都是在给儿子讲道理,把辛弃疾正直不阿、洁身自好、诗礼传家的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

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学习辛弃疾洁身自好的精神,要树立正确的名利观,以澄澈、超然、豁达之心淡泊名利、不为物累,始终把党和人民的事业放在第一位,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162)操守不坚纯,久必成缁磷——宋•苏颂《训子孙诗》

【释义】操守如果不坚定不纯正,时间久了,自然受损变黑。

【解悟】操守是指人的品德和气节,它是为人处世的根本。《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强调,党员干部的道德操守直接影响着全社会道德风尚。从近年来查处的一些党员干部违法犯罪案例看,少数党员干部不注重道德修养,操守不坚定不纯正,导致思想蜕变、腐化堕落。

党员干部要坚持从小事小节上加强道德操守修养,从一点一滴中完善自己,严以修身、防微杜渐,时刻保持人民公仆本色。坚持慎独慎初慎微慎欲,培养和强化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意识与能力,切实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管好个人的生活圈、交往圈、娱乐圈,在私底下、无人时、细微处始终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


(163)天下至德,莫大于忠。——东汉·马融

【释义】天下最大的品德,就是忠诚。

【解悟】忠诚是共产党人必须具备的优秀品格,是每个党员入党宣誓时的庄严承诺。思想家罗曼·罗兰曾经说过:“信仰不是一种学问。信仰是一种行为,它只有在被实践的时候才有意义。”忠诚也是如此,唯有与担当作为相联系,忠诚才显得珍贵;唯有与真抓实干相联系,忠诚才能发出光彩。

当前,干事创业正逢其时,勇于担当、真抓实干就是党员干部为党尽忠的责任所在。党员干部要自觉扛事干事,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不做坐而论道的清谈客,不当溜肩耍滑的“骑墙派”“官油子”,在关键时刻站得出来、顶得上去,敢于拼搏,克难攻坚,开拓创新,才能书写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才能彰显共产党人忠诚担当的政治品格、不忘初心使命的价值追求和真抓实干的作风操守,用实际行动诠释对党的忠诚,对信仰的坚守,对人民的赤诚。


(164)

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礼记·儒行》

【释义】金银玉帛不能算作宝贝,真正的宝贝应该是忠信。

【解悟】 忠信,自古以来被认为是为人、处事之本。宋代哲学家程颐曾说:“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忠”的内涵极为丰富,在道德修养层面,是指为人正直、诚恳厚道、尽心尽力;在行为准则层面,它要求人们忠于人、忠于事,把忠于国家当做自己的责任。在现代社会,“忠”就是忠于组织和自己的工作职责。对于党员干部而言,这是一种政治道德,是执政之首要,为官之根本。

“信”倡导诚实无欺、恪守信用。“信”不仅是交友之道,也是治国之道。孔子认为,一个人没有信用就没有立足之地,一个国家不能得到老百姓的信任就要垮掉。如今在我们的生活中,忠与信对我们的考验无时不在。作为一个党员干部,忠于共产主义事业,赢得人民信任,应是一生坚守和追寻的价值观。


(165)

释义】人有忠诚的品德,就好比鱼儿有了水。鱼离开水就会死,人失去忠诚的品德就很危险。

【解悟】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一路走来,经历了无数艰险和磨难,但任何困难都没有压垮我们,任何敌人都没能打倒我们,靠的就是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必须一心一意、一以贯之,必须表里如一、知行合一,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改其心、不移其志、不毁其节。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无数中国共产党人把对党和人民的忠诚牢记在心中、落实在行动上,为党和人民奉献了自己的一切。


(166)

【释义】子张向孔子请教怎样去提高品德修养和辨别是非。孔子说:“以忠厚诚实为主,行为总是遵循道义,这就可以提高品德。对于同一个人,爱的时候希望他长期活下去;厌恶的时候,又希望他死去。既要他长寿,又要他短命,这就是迷惑。‘这样对自己实在是没有益处,也只能使人感到奇怪罢了’。”

【解悟】孔子在这里谈及了两个问题,一个是“崇德”,一个是“辨惑”。所谓“崇德”是指个人的修养,就是改善自己的思想,使自己的道德高尚起来。孔子所谈论的两个问题,重要的是第二个,就是“辨惑”。“辨惑”一般来说是对别人而言的。人们在评价他人时,往往缺乏思考、辨别的能力。大多数人往往不能做到客观地评价别人,在做出评价时通常会带上自己的感情色彩。

人有七情,自然有好恶之情。当这种好恶之情渗透到对真理的认识中时,就会产生偏见。情近则信任,情疏则怀疑,这恐怕是人之常情。而古往今来,败在感情用事上的人数不胜数。尤其是在现实生活中,有些领导干部,很喜欢某个下属,就一步步为他创造条件,把他一点点提拔上来。等到有一天觉得他不合自己的意了,就会再想办法压制他,将其打入冷宫。由此可见,党员干部按自己的好恶或亲疏行事,对自己、对他人、对党的事业产生的不良影响都是巨大的。


(167)

【释义】作为一个人,诚信,很重要,但这是人一出生就具有的本能,是天给的,人人都有。但是当人不断的长大时,诚信就会发生变化,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只有一个人真正学会用思想去做城信的事,那他才算是一个真正的人,这才是真正的做人之道!

【解悟】为人、为政都离不开诚信,没有诚信寸步难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内外多个重要场合强调诚信的重要性,提出“人与人交往在于言而有信,国与国相处讲究诚信为本”。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不强。守信于己、诺信于人、践信于行,从个人、社会到国家,从法律、制度到文化,加强诚信建设,让诚信落地生根、枝繁叶茂,一定能释放出助推个人成长、社会进步、国家强盛的巨大能量。



(168)

【释义】见到有德行的人就向他看齐,见到没有德行的人就反省自身的缺点。

【解悟】习近平主席在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主持召开座谈会时,就谈到:各行各业都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包括航天英雄、奥运冠军、大科学家、劳动模范、青年志愿者,还有那些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的好人,等等。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大家要把他们立为心中的标杆,向他们看齐,像他们那样追求美好的思想品德。这就是孔子讲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

作为党员干部,要谦虚好学、取长补短,要清醒自知、闻过则喜,时刻保持警惕,以反面典型为镜,以前车之覆作后车之鉴,广大党员干部务必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务必守住立身之本、筑牢信仰之基,成为党和人民忠诚可靠的干部。



(169)

【释义】公孙丑说:“请问老师您长于哪一方面呢?” 孟子说:“我善于分析别人的言语,我善于培养自己的浩然之气。”孟子认为,浩然之气至大至刚,充满于天地之间,其养法是“配义与道”。

【解悟】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精神,崇高的事业需要崇高的精神。习近平主席在二〇二三年新年贺词中强调:“每当辞旧迎新,总会念及中华民族千年传承的浩然之气,倍增前行信心。”涵养浩然之气是赓续民族精神的内在要求。

广大党员干部要自觉查找自身在道德修养和思想境界上的不足,不断涵养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敢于担当、勇于斗争、廉洁奉献等浩然之气。同时,要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引导人们坚定文化自信,自觉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中共同培育良好社会风气,把涵养浩然之气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和人们生产生活各方面。



(170)

【释义】老百姓所喜欢的就大力提倡、发扬,老百姓所厌恶的就予以抵制、杜绝,这才是老百姓的父母官应该做的。

【解悟】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

作为党员干部,要自觉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群众观点、群众路线落实到具体行动中,真抓实干解民忧、纾民怨、暖民心。不断改进作风,坚决反对“四风”和腐败现象,切实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大力促进社会公平,努力增进民生福祉,奋力为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171)

【释 义】


孔子说:“聪明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解 悟】


古时说“智、仁、勇”是一个人最好的品质。一个“仁”者,不整日患得患失,不整日为个人利益未得满足而忧,为社会关系不协调而忧。一个“智”者,因为有了学问,看问题清晰,不被一些不解的事迷惑。一个“勇”者,无所畏惧。具备这三者,便是一个“君子”、“成人”。实际上大量人做不到。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叫人们在这三方面努力。

作为党员干部,我们更要发扬仁智勇兼备的精神,要在斗争中砥砺赤诚忠心,听党话,跟党走,永远吹冲锋号,永远在路上,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172)

【释 义】


有了秤,就知道怎样衡量公平;有圆规,就知道怎样画圆准确。比喻有了严明的法度,人们才会有所遵循。


【解 悟】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邓小平同志指出:“国要有国法,党要有党规党法。”合格党员既要是遵纪守法的模范,又要是道德品质的标杆,这是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必然要求。近年来部分领导干部贪污腐败的事例表明,纪律失之于宽、失之于松、失之于软,权力制约不紧、监督不严是重要原因。

历史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人性可以向善,但也不能过度依赖人性的自觉。制度永远比人性本身更值得信赖。全面从严治党最终还是要以制度法规为基础,以纪律规范为保障。通过加强他律引导自律,让党员干部心存敬畏、行有底线。




(173)

【释 义】


意志不坚定的人,才智也不会通达;不讲信用的人,行动也不会有结果。


【解 悟】


干事创业需要坚强的意志,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引用古语“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不仅表达了共产党人具有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风骨和品质,而且告诫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坚定担当责任,不断增强进行伟大斗争的意志和本领。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崇尚坚强意志。夸父追日、大禹治水、女娲补天、精卫填海、铁杵磨针等寓言故事,诠释的就是中华民族矢志不移、历经磨难而不垮的坚强意志;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等世界级工程,则以实践的方式书写了中国人民凭借坚强意志而不畏艰险、英勇奋斗的光辉历史。它们都震撼着人们的心灵:坚强的意志可以改天换地,可以求得生存发展,可以造福子孙后代。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每一名党员干部要以“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的使命与担当,在行动中砥砺赤诚忠心,锤炼迎难而上的品质、坚不可摧的风骨,以百折不挠的奋斗书写对党忠诚,勇敢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不断夺取新时代伟大斗争的新胜利。



(174)

【释 义】


一个人立志的境界,不在于胜过别人,而在于胜过自己。


【解 悟】


为何立“自胜”之“志”难,关键在于其需要战胜自己,克服自身的弱点和不足。因为人们认识并克服自身的局限和弱点,实际上就是实现自己内心的一次真正突破乃至“涅槃”,只有通过这一过程,才能意识到现实和目标的差距,才能激发出自身更多智慧和活力。

战胜自我是强、勇于实践是行,两者结合才算有志,所以对每个人来说,只有勇于面对所处的环境,敢于负重前行,并确立战胜自我之“志”,才能最终改变自己的命运,改变自己的生活。

每个个体都是国家进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个人能力,提升个人素养更是社会进步的重要一环。作为党员干部,要主动适应社会的变化与发展,积极学习,调整心态,在各种专业能力的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努力克制精神的惰性,参与更大的竞争,承担更多的责任,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奋斗。




(175)

【释 义】


大丈夫立身敦厚,不居于浮薄;存心朴实,不居于虚华。


【解 悟】


共产党人最讲认真,最推崇实事求是,最主张实干担当当前,绝大多数党员、干部能够立足本职岗位,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地投身改革发展事业。但也有少数党员、干部存在不讲认真、不愿较真和怕苦怕累的问题,他们抓理论学习不是为了“充电”、提高个人能力素质,而是为了完成“任务”,学习时蜻蜓点水、浅尝辄止,流于形式、走过场;他们干工作不求有功、但求无过,遇到矛盾绕道走,碰到问题赶紧躲,碌碌无为、得过且过,有的人甚至热衷于搞“虚功”;他们碰到原则问题不敢较真更不敢斗争,奉行好人主义,搞“爱惜羽毛”那一套。

大道至简至朴,忠诚实干为先。作为党员干部,在新时代新征程中,要认识到责任,成为大丈夫;更要担得起责任,当成大丈夫。要一丝不苟地干,只争朝夕地学,我们的事业必能立于不败之地。




(176)

【释 义】


一国的军队,可以强行使它丧失主帅;一个男子汉,却不可以强行夺去他的志向。


【解 悟】


理想是人生的灯塔,是前进不止的动力。只有树立起远大理想,才能勇挑重担、甘愿付出,始终保持旺盛斗志,才不会在遇到困难时彷徨、犹豫与退缩。

我们党诞生之后就把实现共产主义确立为最高理想,千千万万有志之士前赴后继、舍生取义只为实现心中志向。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从艰苦卓绝的民族解放到拓荒求索的改革开放,从阔步逐梦的复兴之路到星辰大海的人类理想……共产党人的志气和精神,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经过百年风雨兼程,这种志气历久弥坚。

干部有志气,国家事业发展才有锐气。每一名党员干部应当铭记先辈遗愿,坚定理想立大志,把理想教育作为“必修课”,“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时刻擦亮理想底色,将自己打造成新时代合格的党员干部。



(177)

【释 义】


居于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立于天下最正当的位置“礼”上,行于天下最光明的道路“义”上。


【解 悟】


孟子认为大丈夫应该品德高尚,行得正、站得直,为着一个理想而奋斗。毛泽东同志就明确指出,共产党员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广大党员、干部要经常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树立高尚品德。这是新时代共产党人最基本的政治品格和做人准则,也是党员、干部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

对党忠诚是广居、是正位、是大道,每一名党员干部要像总书记要求的那样,崇尚严于律己的品德,慎微慎独,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始终保持崇高品质和浩然正气,始终锤炼党性风骨和大写人格,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站得稳、靠得住,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178)

【释 义】


宰相都是从基层州部中锻炼上来的,而猛将都是从军队卒伍中摔打出来的。这两句用于强调国家的文臣武将,特别是高层选拔的官员和将领,一定要从有基层实际工作经验的人中选拔。


【解 悟】


凡成大事者,必须从基层做起。同样,好干部也不会自然而然产生。血雨腥风的革命战争年代,筚路蓝缕的创业建设时期,优秀干部都是大浪淘沙、百战砥砺,一步步成长成熟起来的。如今身处和平时代,广大党员干部的成长同样要注重实践磨炼,知民情、接地气。只有在基层这个改革发展的主战场、维护稳定的第一线、服务群众的最前沿沉下心来,经过一番实干、苦干,才可能锻炼出真本领、积累出真经验,关键时刻才能站得出来、危急关头才能豁得出去。



(179)

【释 义】


大丈夫定当自强建功,哪里能消极屈服!此句展示出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和坚定的人生态度,激励和鼓舞人们勇往直前,追求理想,不畏艰险,顽强拼搏。


【解 悟】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一个人踮起脚尖靠近太阳的时候,全世界都挡不住他的阳光。我们党一路走来,经历了无数艰险和磨难,无数共产党人就是用“吾将吾心献吾党”的忠诚,“建功立业舍我其谁”的雄心壮志,完成了一个又一个壮举,实现了一个又一个梦想。

生逢盛世,重任在肩。广大党员干部要以赤诚之心、昂扬之姿、奋进之势,坚决扛起新时代的历史使命,做实现伟大复兴的“冲锋人”,在施展才华和抱负的人生舞台上当坚定信念、执着追求、保持清醒、奋进建功,在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懈追求、矢志奉献中,努力干出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光辉业绩。




(180)

【释 义】


有志于行万里路的人,不肯在半路上停下脚步;谋划统一天下大业的人,不能计较小事而妨害大局。此句告诫人们,要想有所成就,就不能因小的困难和挫折就放弃,而要坚忍不拔,持之以恒,一个人要想实现远大的抱负和目标,就要有冲锋陷阵、不怕困难的勇气和毅力。


【解 悟】


美好的生活不会自己悄然而至,需要我们携手并进,铸就“勇毅笃行”的奋斗精神,不懈努力、精心创造。

百年梦想,只争朝夕,历史从不会怜惜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无论何时,奋斗始终是时代的底色。从革命、建设,到改革开放,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在我们党的政治伦理观和党性党风锻造中,勇毅笃行的奋斗精神始终在焕发着夺目的光彩。我们依靠勇毅笃行的奋斗精神走到今天,也必须依靠这种精神昂首阔步、走向未来。




(181)

【释 义】


做出了非同寻常的事,才能建立非同寻常的功劳。畏首畏尾,是干不成大事的。


【解 悟】


百年前,一批热血澎湃的共产党人擎起真理的火炬,开辟经天纬地的事业。百年后,无数意气风发的共产党人担当历史的重任,投身民族复兴的征程。而回顾新中国74年历程,功勋人物不胜枚举,而且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立足自身岗位,不满足于守成,不屑于安逸,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爱国奉献事业中。不忘初心,上下求索,为伟大事业贡献毕生精力,同时也成就了光辉人生与不凡功绩。

如今,民族复兴曙光在前,处处都有干事创业的机遇,处处都是大显身手的舞台。奔赴光荣与梦想的远征,更需要党员干部奋力奔跑,奏响更加雄浑壮阔的前行交响曲,书写更加灿烂辉煌的发展新篇章



(182)

【释 义】


功业和名望是干出来的,而不是靠弄虚作假得到的。此句强调了“实干”的重要性,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自古是官德至理。


【解 悟】


树立正确政绩观,通过积极作为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政绩,是我们党对领导干部的一贯要求。长期以来,绝大多数领导干部能够牢固树立和认真践行正确政绩观,赢得人民群众广泛好评。但也有少数领导干部政绩观不正,不愿做打基础、利长远的铺垫性工作,或者在工作获得成果是功臣揽在自己一人身上,借他人实绩在领导面前表现,说成自己的工作等等,这不仅影响党员干部个人成长,而且影响党的事业发展。

如何看待名利,是检验党员干部品格的试金石。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董必武曾说,一个自觉的革命家和一个普通人不同之处虽然很多,但最重要的一条区别,就在于他们对于“我”的态度不同:是唯我,还是忘我?是事事以我的利益为出发点,还是以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党员干部应当树立正确的功名观,志在立功,淡泊名利,以求实之心为党做事,以担当品质奉献于民。



(183)

【释 义】


原句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意思是: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身体空虚乏力,使他的每一行动都不如意,这样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坚忍,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


【解 悟】


漫漫人生长路,困难和挫折总会遇到。成功的道路从来就不是平坦的。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磨难是一种财富,倘若没有经历磨难和困苦,便无法积累起更加丰富的人生经验,也很难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

新中国成立初期,“连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开国大典的阅兵式上,因为数量太少,几架飞机只好飞了两次。从一穷二白的起点出发,我们曾遭遇封锁与遏制,经受洪水、地震等各种灾难的考验,经历过金融危机和贸易摩擦的挑战。一代代中国儿女在磨难中成长,中华民族从一场场磨难中奋起。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顽强的中国人民把磨难当阶梯,谱写了可歌可泣的民族复兴史诗。新时代新征程,让我们经得起磨砺、顶得住压力、打得了硬仗,在时间的河床上凝聚起沉潜的力量,与时代和社会一起,向阳生长。



(184)

【释 义】


齐心协力,事情就能成功。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融入团队中才能更好地成就自我。


【解 悟】


最好的奋斗,是人人担当而又互相鼓劲,最伟大的力量就是同心合力。一百多年来,我们党带领人民团结一致同心干,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团结奋斗的结果。团结奋斗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显著的精神标识。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党的奋斗目标和中心任务,并强调这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前途光明,任重道远”。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我们更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像石榴籽一样紧密团结在党中央的周围,众志成城、团结奋斗,在新的赶考之路上继续创造令人刮目相看的奇迹。



(185)

【释 义】


能够感动神明的芬芳香气不在祭神的黍子和谷子,而在君王的仁德。


【解 悟】


中华民族是重视道德、崇尚修德的民族,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思想道德建设,就立德树人、以德铸魂等工作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多次亲切会见、关爱礼敬道德模范,推动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德行天下的浓厚氛围。

作为党员干部,要坚持修德。既要立意高远,又要立足平实。要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这是大德,养大德者方可成大业。同时,还得从做好小事、管好小节开始起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踏踏实实修好公德、私德,学会劳动、学会勤俭,学会感恩、学会助人,学会谦让、学会宽容,学会自省、学会自律。



(186)

【释 义】


德行,是国家的基础。


【解 悟】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道德之于个人、之于国家,都具有基础性意义。

前,我们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走过百年光辉历程、在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执政70多年、拥有9100多万党员的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面向新的征程,必须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始终站在时代潮流最前列、站在攻坚克难最前沿、站在最广大人民之中。革命精神、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都是共产党人“德”的集中体现。我们要继承这些宝贵精神财富,把党史的滋养转化为奋斗的行动自觉。

(187)

【释 义】


培养好的品德务求日益增多,消除祸害务求坚决彻底。


【解 悟】


中国共产党历来崇尚立德固本。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到“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核心价值锻造,一直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

德的养成,并非一时一刻、一朝一夕之事,必须日积月累、不断修养。新征程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使之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浸润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要久久为功、驰而不息,通过细水长流的日常熏陶,使人们从心底迸发出对真的珍视、对善的敬重、对美的向往,推动形成崇德向善、奋发向上的社会风尚。



(188)

【释 义】

诚信,是国家的根基,是人民为人处事的依据。


【解 悟】


对个人而言,诚信是立身之本,是做人做事必须坚守的道德底线;对企业而言,诚信是无形资产,靠信誉打造品牌才能赢得百姓信赖;对社会而言,诚信是公序良俗,是社会和谐和睦的基本前提;对国家而言,诚信是软实力,是国家发展、国际交往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石。

党员干部带头讲诚信,必须践行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真诚爱民,真心为民,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取信于民。只有将诚信作为一种常态,将担当作为一种责任,真正做到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这样才能让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永远朝气蓬勃。



(189)

【释 义】

智者相时而作,能够顺应时代潮流;愚人却违反历史潮流而动。此句阐述了“顺应时局”的重要性,聪明、有见识的人会根据实际情况和时代潮流来制定计划和谋略。


【解 悟】


因势而为、顺势而为是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大势决定一个时代,大势就是大江大河,滚滚东流,任何阻力在它面前都无能为力,对于阻挡的人和事,可以摧毁一切,对于顺流而行的人和事,可以成就非凡。顺势而为,关键在于一个“势”字,要有一双慧眼,判明大势进退;要有一颗名亮亮的心,悟达通透。只有看得清,瞅得准,心如明镜,才会知晓大方向,大趋势,知进退。关键在于一个"顺"字,顺应,顺道,顺利,而不是悖逆、逆反。毛泽东曾指出:“不论做什么事,不懂得那件事的情形,它的性质,它和它以外的事情的关联,就不知道那件事的规律,就不知道如何去做,就不能做好那件事。”准确把握“时”与“势”,既是治国理政的大智慧,也是齐家修身的大哲理。



(190)

【释 义】

不在无用的事上下功夫, 不在无意义的事上损耗钱财。


【解 悟】


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就提出,领导干部既要做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也要做为后人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既要做显功,也要做潜功,不计较个人功名,追求人民群众的好口碑、历史沉淀之后真正的评价。

的确,只要我们广大党员干部恪守初心,不慕虚荣、不务虚功、不图虚名,牢记“三个务必”、站稳人民立场、践行党的宗旨,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革命传统和作风,摆正自己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好显功与潜功,我们的事业就会更加兴旺,人民就会更加满意。



(191)

【释 义】

做任何事情,都要经过周密的考虑,要三思而后行。


【解 悟】


三思具体指什么?有人说是指思前、思后、思侧。思前,是指经常要思考前面做的事,想想自己有哪里做的不够好,或者做错的地方,避免再犯。思后,想想结果会怎么样,会有什么样的后果,有没有危险,对于不好的结果能不能避开。思侧,自己即将做的事情或者已经做过的事情对于身边的人或者集体有什么样的影响。

作为党员干部,在做具体决策时,除了思前、思后、思侧之外,还要常思为谁办,把人民至上放在首位;常思怎么办,把真抓实干落在实处;常思为何办,把使命担当扛在肩上,使我们的事业蒸蒸日上,让我们的日子红红火火。



(192)

【释 义】


一根轻羽不足以让大鹏鸟翱翔,说明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要想做成一番事业,就必须依靠众人的团结协作。


【解 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一切成就都归功于人民,一切荣耀都归属于人民。面向未来,要战胜前进道路上的种种风险挑战,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正所谓‘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中国要飞得高、跑得快,就得汇集和激发近14亿人民的磅礴力量。”

当前,面对严峻的国内外形势,更要信任和依靠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每个中国人都要发挥自身优势,为国计民生献计献策。因为在历史发展的洪流中,每个人虽然轻如鸿羽,但全体人民的团结凝聚则将汇成磅礴的力量,不断战胜前进途中的艰难险阻,顺利实现党的二十大描绘的宏伟蓝图。



(193)

【释 义】


照镜子可以让我们知道自己的美丑,看过去的事情可以让我们知道今天的对错。


【解 悟】


习总书记说:‘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今天,我们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

人的成长是需要榜样的,榜样明晰了,我们就可以对标学习,更好地成为我们想要成为的那种人。现实生活当中,我们的交游、视野是有限的,有时很难找到令我们心仪的榜样。这时,历史就可以助我们一臂之力。太阳底下无新事,人类所能出现的各色人等,在历史中基本都能找到。放眼历史,通过对历史人物的甄别、反思,就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视野开阔了,人生格局往往也就会随之而改变。



(194)

【释 义】


机遇很难把握,很难遇到,却又很容易失去。


【解 悟】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发展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而要将这几步走对,既离不开对“机”的准确判断,更离不开对“机”的正确把握,以及随之而来的正确行动。“机者如神,难遇易失”,翻阅人类发展的历史,一个国家的兴起,通常都是当一种发展的趋势、一种指向未来的苗头出现的时候,能够敏锐地捕捉到它,而后抓住机会,趁势而起。

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是“见机而作”取得成功的典型范例之一。20世纪7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了新一轮全球化浪潮,从而给世界各国,也给中国创造了新的战略机遇期。从70年代末开始,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决定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为中国紧紧抓住新战略机遇期创造了条件。在此以后,中国举国一致,上下一心,坚持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紧紧抓住新的战略机遇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历史的接力棒已经传到了我们这一代人手上,今天的历史机遇期属于我们每个人,属于蓬勃发展的中国,我们要拿出勇气、鼓足干劲,奋力创造出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的新业绩,大踏步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195)

【释 义】


谋划在萌发之前,运筹在发生之初。明白的人能见事情未有形成之先,聪明的人能考虑问题未萌发之前,何况是明明白白摆着的事情。用通俗的语言解释就是在祸患尚未萌发时就预先提防,在灾祸没有到来时未雨绸缪。


【解 悟】


古人这种深切的忧患意识,以及未雨绸缪的智慧,具有着穿越时空的永恒价值,在今天,依然具有借鉴意义。正如习总书记所指出的,改革已经到了深水区,今后一段时间,很可能是我国发展面临的各方面风险不断积累甚至集中显露的时期。这些风险,既包括内部的,也包括外部的。面对这些风险,正确的态度,就是所谓“图之于未萌,虑之于未有”。

作为党员干部,在实际工作中,当有“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平时就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风险思考得更深入一些,把应对方案备全备齐,千万不能“临难而遽铸兵,临噎而遽掘井”。唯有如此,才能赢得主动、抢占先机,防止各类“黑天鹅”“灰犀牛”事件发生。



(196)

【释 义】


物品千差万别,这是由各自不同的属性决定的。这句话也说明两层意思:首先,事物是千差万别的,这是由它们不同的本性决定的;其次,因为千差万别,就不能用大小、轻重、长短这样外在、单一的标准简单地去衡量。


【解 悟】


物有千差万别,这是客观规律。因为这个世界,绝不会因为到处雷同而精彩,只会因为差异互补而丰富。

比如文明,世界上的文明形态,既各具特色之法,也各有共通之处,多元并存、协调发展,才是中和天下的发展大道。

比如国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国国情不同,每个国家的政治制度都是独特的,都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都是在这个国家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

比如我们,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就像大自然中的每片叶子、每朵花、每一粒沙。我们的独特不仅仅是生理上的差异,更体现在我们的才华、激情和目标上。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的优势和特长,这是我们的独特之处。

在这个充满机会和挑战的伟大时代,不要忘记自己的独特性,不要放弃追求自己的梦想。相信自己生来就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和潜能。发掘自己的天赋,追求自己的梦想,这是我们生命的意义之一。



(197)

释 义】


站在深潭边希望得到里面的鱼,还不如回家去结网。此句强调实干的重要性,空怀大志是无用的,只有勤劳肯干,勤勤恳恳,不好高骛远,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解 悟】


他人的成绩,就是我们必须效仿的吗?他人的价值,就是我们必须遵从的吗?他人的标准,就是我们必须依照的吗?——与其总是在用他人的标准来否定自我,不如建设真正适合自己的美好世界。

对于我们个人来说,与其羡慕他人收获的硕果,不如耕耘自己脚下的土地,所有最终的果实累累,都来自过程里的汗水重重。只要务实努力地奋斗,明天的我必然超越今天的我,也能比肩今天的你。



(198)

【释 义】


名士都是从默默无闻开始,后来才闻名天下;业绩也是一点一滴积累,慢慢变成大的功勋。


【解 悟】


认真做好具体事。成果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靠做好每一件具体事、完成好每一项任务,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具体事往往是一件一件小事。如果好高骛远,只想着做大事,不屑于做小事,再远大的理想抱负也只能是空中楼阁。小事之中最能见态度、见能力、见党性。我们党的宗旨决定了“有利于百姓的事再小也要做”,党员干部应时刻关注群众所需所盼,在做好小事中切实让群众体会到党的温暖。

小事之中有大局,小事之中有政治。党员干部无论在什么岗位,都须用好点滴之功,做好每件小事。哪怕再小再平凡的事情,只要用心去做,成就非凡的业绩就不是难事。




(199)

【释 义】


能听取别人意见的叫作聪明,能自我反省的叫作明智。


【解 悟】


批评和自我批评是党的三大作风之一,是党的建设的重要法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清除党内政治灰尘和政治微生物的有力武器。要让批评和自我批评成为党内生活的常态,成为每个党员、干部的必修课。

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积极吸取别人的意见和自我反省,叩问初心变没变、使命担没担,增强为党分忧、为国奉献、为民造福的责任感,为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200)

【释 义】


希望从浑浊的源头流出清澈的泉水,希望扭曲的形体有笔直的影子,这都是不可能的。此句阐明了正人先正己,上行下效的道理,要想赢得民众的信任,自身首先要坐得端,行得正,以身作则,百姓才会效仿,才会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解 悟】


正人必先正己,正己才能正人。突出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抓住落实责任这个“牛鼻子”,体现了对管党治党规律的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必须落实领导干部管党治党责任,坚持抓领导、领导抓,从党中央做起、从高级干部严起,一级示范给一级看、一级带领着一级干,无私无畏、旗帜鲜明,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推动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一贯到底,巩固发展全党动手一起抓的良好局面。

作为纪检干部,在监督别人同时,首先要监管好自己,要加大自我约束、自我净化力度,毫不动摇正风肃纪反腐,一刻不停查处“灯下黑”,切实保障纪检监察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



(201)

【释 义】


对事物最好的证明是有效果,对论点最好的认定是有证据。此句说明了实践是检验事物真假对错的标准,人类认识事物的发展要符合“实事求是”的内在规律。


【解 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知行合一,注重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加强磨练、增长本领。”知者非真知也,力行而后知之真。我们想问题、干工作都需要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在实践锻炼中获取真知,在长期历练中深化认识,在爬坡过坎中增长才干。

力行不仅要行之有力,更要行之有效。同样是理论学习,是照本宣科,还是学懂弄通?同样是调查研究,是走马观花,还是身入心至?同样是推进工作,是浮于表面,还是举一反三?事实证明,选择不同的实践,收获就会有大小、提高就会有快慢。要想形成经过实践验证的真知灼见,需要我们用好交换、比较、反复的方法,多问一问是什么、为什么,多想一想怎么看、怎么办,特别是要聚焦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一项一项推进、一桩一桩落实,积小胜为大胜,以量变促质变,确保力行见真章、出实效。



(202)

【释 义】


天地那样大的功业,不可能一蹴而就;艰难的事业,历经逐日累月,才能成功。


【解 悟】


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凭借着中华民族独有的实干精神,我们仅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就走完了西方国家几百年的发展历程,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

积蓄实干之势能,实现幸福之蜕变,非一蹴而就之功,也非一劳永逸之事,需要每一位党员干部把心思凝聚到干事创业上,把精力集中到攻坚克难上,多积尺寸之功、多尽毫末之力,不好高骛远、不贪大求多,从本职工作的一点一滴做起,一步一个脚印持续用力、一锤接着一锤接续奋斗,在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康庄大道上“积小胜为大胜”,赢得最后的胜利与荣光。



(203)

【释 义】


优秀的将领不会畏惧死亡而苟且偷生,忠烈之士不会毁坏名节而求得生存。


【解 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像珍惜生命一样珍惜自己的节操,做一个一尘不染的人。”

珍惜节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 革命年代,为了救国救民复山河,革命者们抛头颅、洒热血,“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夏明翰、“人的躯体哪能由狗的洞子爬出”的叶挺等人,都是坚持革命信念不动摇,宁死不改变志向和操守;在红军长征的路上,共产党人在最困难的时期吃再多苦,也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正是这种珍惜节操、保持廉洁的作风,终于赢得民心;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有“两袖清风来去”带领贫困群众防沙治沙、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他艰苦朴素、廉洁奉公,“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在新时代,有60多年深藏功名,用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精彩人生的老英雄张富清,有以“樵夫”自许、在每一个工作岗位上都严守廉洁底线,从不利用权力地位为自己和亲属谋取私利的廖俊波……他们的高尚节操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

一个人如果没有了节操,就会像航船迷失了方向、随风摇摆。党员领导干部更应珍惜自己的节操。面对诱惑与风浪,如果心中少了对节操的敬畏和珍惜,行事就会失去底线。

每一位共产党员,都应当牢记自己“人民公仆”的身份,要像珍惜生命一样珍惜自己的节操,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坦坦荡荡为官,做一个一尘不染的人。



(204)

【释 义】


在猛烈的强风中,能看出不畏风力的坚韧的劲草;在冬天的严霜中,能看出什么样的树木是不屈于严寒的。比喻在严峻考验中,有忠贞品德之人的坚定信念和意志是不可动摇的。


【解 悟】


越是紧要关头越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质和立场,越是关键时刻越能察清一个人的能力和素养。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政治品格,在关键时刻站得出来的,危难关头豁得出来的,在大战中践行初心使命的,在大考中交出合格答卷的,往往都是广大党员干部。

党员干部耐得住严寒、经得起浪淘,离不开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高强的本领。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党员干部要树立远大理想,将其当做指路明灯,为其英勇奋斗终生。一个人的本领绝非与生俱来,需要在不断的学习探索和实践锻炼中获得,党员干部需不断学深悟透党的创新理论,熟悉掌握本职领域的新知识新本领。



(205)

【释 义】


寒冷不连续地累积一段时间,就不会下霜;温热不连续保持一段时间,冰就不会融化。用来比喻事物的发展总是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解 悟】


党员干部从违纪到违法,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少数干部认为“行个职务之便,吃点收点或捞点”的现象是“人之常情”,既上不了“纲”,又触不了“法”,最多算生活小节;也有的领导干部“公私”不分,认为自己交往的都是“朋友”“哥们”,贪占“小便宜”不会出问题;甚至有领导干部错误认为,为他人办事,有送有收才显得随和等。

作为纪检干部,要落实好监督责任,把纪律和规矩挺在法律前面,通过抓早抓小、严格执纪,促使基层党员干部远离纪律和规矩红线,防止更多的人由违纪跌入腐败深渊。通过常抓不懈的坚持,党的政治生态才能不断改善优化,全面从严治党才能得到落实。



(206)

【释 义】


能担重任,敢走难路,长期坚持,唯君子才能做到。


【解 悟】


干事担事,是党员干部的职责所在,也是价值所在。党把干部放在各个岗位上是要大家担当干事,而不是做官享福。如果不担当、不作为,没有执行力、战斗力,那是要打败仗的。

做事总是有风险的,天底下哪有那么多四平八稳、顺风顺水的事。正因为有风险,才需要担当。如果工作都那么好干,谁上去都能干,那还要什么担当呢?事物往往就是这样,越怕事越容易出事,越想绕道走矛盾就越堵着道。相反,只有豁得出去、敢闯敢干,下定“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决心,真刀真枪干,矛盾和困难才可能得到解决。

我们生逢伟大时代,要练好内功、提升修养、增强本领,不怕困难,勇担重任,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工作,不辜负党和人民期望和重托!



(207)

【释 义】


如果自身不能作出表率,就无法让别人听从;如果不能以身作则,就不会使别人信服。


【解 悟】


领导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少数”,要有效发挥“头雁效应”。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只有深刻认识到自身的责任,时刻保持警醒,经常对照检查、检视剖析、反躬自省,才能无时无刻、无怨无悔地做到冲在前、干在先,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永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万言不如一行,一行贵在带头。在新时代新征程上,面对国际国内环境变化带来的许多新挑战,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一定要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持“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真正做到敢于担当、以上率下,在积极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中带领广大党员群众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08)

【释 义】


忧虑劳苦才可以振兴国家,图享安逸必定祸害终身。


【解 悟】


日新月异的时代,机遇和挑战并存,让人无法回避,必须勇敢面对。开“顶风船”、涉“深水区”、啃“硬骨头”,在今后一个时期或许将成为许多人的一种工作常态。面对各种挑战和考验,党员干部没有“选择题”可做,没有后路可退,唯有勇于走出“舒适区”,直面困难、勇敢迎击,以敢于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敌人所压倒的气概和斗志,牢牢掌握应对的主动权。要做时代弄潮儿、不做等待观望者,做攻坚克难的勇士、不做畏葸不前的懦夫,坚决打赢守土有责的阵地战、临危不惧的攻坚战。

然而,长期的和平发展环境,也让一些人滋生了“岁月静好、安享太平”的懈怠。在对当下状态感到满足的同时,有些人产生了对艰苦奋斗的不认同、对积极进取的不热衷,追求所谓的“品质生活”,淡忘了使命责任,丢失了奋斗激情,不知不觉间走向了消极乃至堕落。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是共产党人修炼“心性”的腐蚀剂,必须坚决摒弃。共产党人的字典里永远不应有“安逸”两个字,无论身处什么岗位、无论工作环境多么艰苦,我们都必须始终保持奋斗的激情,在奋斗中收获人生的美好,实现人生的价值,让精神世界更加高远,让精神生活更加富足。



(209)

【释 义】


在后面,望着眼前,那是前;而在前面望着后面的,就为后。


【解 悟】


十年前,面对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撸起袖子加油干、风雨无阻向前行,义无反顾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创造了新时代的伟大成就。

现在,我们已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意气风发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征途漫漫,惟有奋斗。我们通过奋斗,披荆斩棘,走过了万水千山。我们还要继续奋斗,勇往直前,创造更加灿烂的辉煌。新的赶考之路上,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昂扬的精神状态、务实的工作作风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团结奋斗,我们就一定能谱写新的时代华章、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210)

【释 义】


能感动万物的品德莫过于诚实守信。


【解 悟】


在中国古代,“诚”和“信”本来是两个意义相近的词,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诚,信也”,“信,诚也,从人言。”。诚的基本要求就是不自欺、不欺人。信的本义是“人言为信”,其意思就是说,一个人说出的话、许下的诺,就一定要做到、要践行。也有人说“诚”的本义是真实、真切,引申为人的道德情感和社会行为时则有诚实、真挚等含义。“信”的本义是求真、守诚,引申为人的道德情感和社会行为时则有追求真理、信守承诺等含义。

诚信不仅是我国古代道德体系的基础和根本价值取向,也是我国当代道德体系的基础和根本价值取向,更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基石。新征程上,作为党员干部,一定要始终保持共产党人忠诚本色,挺起共产党人的信念脊梁,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211)

释 义】


做事行为高尚有德在于自己,而名号取决于他人。这说明一个人能决定自己的言行,却无法左右别人的评价,要想获得别人的好评,先要自己做到品行端正。


【解 悟】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一个人做了什么,做得怎么样,百姓都会看在眼里,也自然会给出最公正的评判。做得好,百姓会不惜掌声由衷赞美,把他的功绩铭记于心;做得差,即便一时营造出光鲜亮丽的假象,终究会被识破,遭受厌恶和唾弃。

对于名声,共产党人看得很透彻,许多优秀党员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他们心中始终装着国家和人民,克己奉公、任劳任怨,不求名不求利,国家和人民给予他们崇高的礼赞,历史永远不会忘记他们的名字。

名声对每个人至关重要,我们要倍加珍惜,不让它受到任何玷污,一旦听到批评的声音、负面的评价、不良的反响,要立即反躬自省、检视言行,及时校准前行的方向。党员干部的名声,不仅属于自己,还属于中国共产党这个伟大的集体,我们要时刻不忘党员身份,时刻对照合格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勤勤恳恳干事创业,实实在在为民解忧,以为民务实清廉的作风赢得好口碑、好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