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警钟长鸣 教职员工

昔日“医者楷模”受审 受贿1300万

不忘初心 不负使命

——记甘肃省中医院脊柱二科主任邓强


他是一名心里装着患者的医生,对患者有益的事儿,无论多难,他都义无反顾,坚持到底;他是一名身先士卒的学科带头人,在临床实践中,为提高医疗技术,攻坚克难,精益求精;他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和党支部书记,在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的同时,不断培养新生力量,让党旗在医院各个岗位飘扬。2018年,甘肃省中医院脊柱二科主任邓强被甘肃省卫健委评为“医者楷模”,这一荣誉对他来说,实至名归,当之无愧。


心里装着患者


1995年,凭借优异的毕业成绩,邓强被母校甘肃中医学院推荐到甘肃省中医院工作。骨科是甘肃省中医院的特色强科,旗下共有16个亚专科。在16个亚专科中,脊柱外科以手术难度大、风险高著称,不怕吃苦、勇于挑战的邓强选择脊柱外科作为主攻方向。

一次,一位来自藏区的患者辗转找到邓强,之前这位50多岁的汉子四处就医,病情没有缓解反而加重,下肢瘫痪,完全丧失了生活能力。

“主任,我不想就这样躺到床上度过后半生,我没有高的要求,只希望能站起来就行。”患者眼巴巴地看着邓强说。

看完患者的资料后,邓强心里也没了底儿,于是邀请全院骨科专家会诊讨论,大家一致建议让患者去北京治疗。得知这一结论,患者和家属表示:我们没有经济能力去北京治疗,在这里不论治疗结果如何我们都不埋怨,如果这也治不了,我们只能认命放弃治疗。

听到这番话,邓强心如刀绞,病人信任我、找到我,我却无能为力。那一夜他失眠了,第二天,邓强又拿起资料到外院咨询,得到的还是同样的答案。他的老师也好心提醒他,现在医疗环境很复杂,千万不要没事找事。

最终,患者和家属的期盼让邓强下了决心:冒险一搏,实施手术,力争让患者站起来!在手术室、麻醉科等科室和脊柱二科团队的通力配合下,手术历经6个小时,途中几经波折,患者输血6000多毫升,最终迎来曙光。经过一段时间恢复,患者可以下地行走了。患者出院后,邓强还常常打电话询问恢复情况,令这位藏区汉子和家属感动不已。

2018年冬天的一个周一上午,正值邓强的门诊日,此时他已经高烧两天。担心已经预约好的患者扑空,更担心有些患者的病情等不起,他挣扎着去上门诊。接连看了二十几个病人后,邓强撑不住了,晕倒在门诊诊室。送到急诊科后,医生一测体温,吓了一跳:“都烧到40度了,怎么还上门诊!”

患者的事儿无小事,自己的事儿不算事儿,这样的事儿在邓强身上时有发生。病人送的红包、礼品,他都婉言谢绝,实在推不掉的就交给护士长打到患者的住院费里。几年时间,他拒收患者的红包金额达10多万元,患者送来的锦旗和感谢信数不胜数。


勇攀医学高峰


打铁先要自身硬,做一名医生就得练好治病的手艺。邓强在临床实践中,不断钻研,不断总结,精益求精,学以致用。他率先在医院开展了腰椎椎间融合技术、经皮脊柱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率先在全省开展了纤维环缝合术,填补了省内纤维环修复的空白。作为一名医生,邓强在20多年的临床工作中,为数万名患者解除了痛苦;作为一名学者,邓强先后发表省部级论文60余篇,出版了《中西医结合脊柱疾病治疗学》和《简明脊柱外科学》等专著6部,获得国家实用发明专利4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主持完成国家级、省厅级科研11项。

在提高自身的同时,邓强以身作则,带教年轻医生。他20多年如一日,每天提前一小时到岗查看所有患者,在交班前了解掌握病情,并梳理出主要问题和处理措施,交班时便能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和不足。每次查房,他都仔细询问每个患者的病情,倾听他们的诉求,让患者倍感亲切和温暖。查房的过程也是现场示教的课堂,他要求医生查房前熟悉患者的病历,能讲出问题,而且要查阅最新文献说出最新治疗方法,帮助年轻医生加快成长。

作为学科带头人,邓强每年都积极争取机会,举办继续教育会议,邀请国内外专家到医院授课、手术演示,科室的年轻人成长迅速,3名医护人员获得了甘肃省岗位技术能手称号,4名医护人员在省级大赛中成绩优良。科室的管理和业务同步飞跃,科室成为同行参观交流的样板科室,绩效考核连年名列前茅,2018年他的团队被评为甘肃省中医院优秀医师团队。


党旗在岗位飘扬


“把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把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业务骨干培养成管理骨干和学科带头人”,这是甘肃省中医院为加强党建工作推行的“三培养”机制。作为医院骨科总支部书记,邓强按照院党委的部署,结合本支部实际开展工作。

针对部分业务干部重临床、轻党建,以业务学习代替政治理论学习的错误认识,邓强严肃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一切行动的指南,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只有领会好、学习好才会在临床工作中用真心实意为患者服务,才会在诊治疑难患者时知难而上,才能在抢救急危症中敢于拼搏,勇于担当。

在主题教育中,邓强带领支部党员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带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带头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武器。坚持问题导向,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找准主要问题。

通渭县第三铺乡小岔村是甘肃省中医院的帮扶点,邓强利用休息时间多次到小岔村为群众看病治疗、送医送药。听说小岔村要建养殖专业合作社,邓强率先捐款10000元;得知精准扶贫联系户因家境困难无力修建牛棚时,邓强又主动拿出5000元帮助他们修葺牛棚。

在邓强的带领下,骨科系统党支部在医院党委组织的多次活动中,每每以优异的成绩脱颖而出,为全院职工作出表率。近年来,还先后有多名管理骨干被培养成为中共党员,为党组织注入鲜活血液,让党旗在医院各个岗位高高飘扬。

每日甘肃20241224 21:37




为推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持续深化作风建设,近日,城关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一起领导干部违反廉洁纪律的职务犯罪案件。甘肃省纪委、国家电网、退役军人事务厅、兰州市消防支队、国资利民集团公司、七里河卫健局、青白石街道等单位的200余名党员干部旁听庭审。

公诉机关指控,2013年至2023年,被告人某在担任省中医院脊椎骨二科主任、医务处处长期间,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田某某、江某某、阳某等13人实际控制的上海某医疗器械商行、甘肃某商贸有限公司等28家公司向省中医院供应医用骨科耗材、医疗设备提供帮助,先后多次收受田某某、姜某某、阳某等13人贿赂共计人民币1338.385万元。庭审前,被告人邓某及其亲属主动退回全部赃物、赃款及产生的孳息。

庭审中,公诉机关就指控的犯罪事实出示了相关证据,被告人及其辩护人进行了质证,控辩双方在法庭的指导下围绕本案事实认定、定罪量刑及法律适用问题充分发表了意见。本案将择期宣判。

案例是最好的教科书,庭审是最好的警示课。此次活动是城关法院充分发挥自身司法审判职能,通过以案释法、以案为鉴、以审明纪、以审促廉的方式,强化司法公开与警示教育双重效能,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的廉洁从政意识。

兰州市城关区人民法院20250717 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