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小课堂牵手企业大舞台,共谱育人新乐章
——马克思主义学院赴衡阳特变电工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
为落实学校党委年初与衡阳特变电工提出的双向奔赴、访企拓岗的要求,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努力将思政教学从课堂延伸到企业,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场景中感受职业精神,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价值观。2月22日,衡阳技师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碧泉带领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部分学生代表一行,赴特变电工衡阳变压器有限公司云集5G科技产业园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旨在通过实地调研、校友访谈、校企座谈等形式,深挖工匠精神内涵,提升思政课育人实效。
活动中,特变电工衡变公司校企合作主任、人力资源资深招聘经理林少龙对学院一行表示热烈欢迎,详细介绍了企业在智能制造、技术创新及人才需求方面的发展成果,对我校毕业生给予高度评价,充分肯定了我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他们凭借扎实的专业素养和积极的工作态度,在多个岗位上发挥了关键作用,展现出较好的职业能力。丁畅(湖南电气有限公司主管主管)、刘斌(包装车间主任)、李仁焱(采购部部长)、谭倚晴(包装车间主管)等优秀校友结合自身成长经历,分享了“技能成才、匠心报国”的职业感悟。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碧泉表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核心课程,此次参观学习,一方面,希望深入了解我校在贵公司实习和工作的学生情况,包括他们的工作表现、生活状况以及职业发展规划等。为后续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真实可靠的反馈和素材收集,做到有的放矢,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
另一方面,希望了解企业对技能人才的具体需求,特别在思政教学方面,希望企业能多给我们一些建议,我们只有紧密贴合企业需求,增强思政教学的实效性,才能培养出真正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同时要求老师们通过了解贵公司在科技创新、企业管理、社会责任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深入挖掘其中的思政元素,将其转化为生动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随后的座谈会上,双方就“校企共建思政实践教学基地”达成共识。期待通过校企深度合作,持续拓展校企协同育人路径,通过案例教学、场景教学等方式,增强思政课的感染力和针对性,实现“课程共建、资源共享、人才共育”,共同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供稿:郭晓庆、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