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社会实践

衡阳技师学院开展清明主题思政实践教育活动:在抗战遗址追寻红色血脉

衡阳技师学院开展清明主题思政实践教育活动:在抗战遗址追寻红色血脉

4月2日,清明节前夕,衡阳技师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电气工程学院,组织师生代表70余人赴张家山抗战遗址公园、衡阳抗战纪念馆开展“缅怀英烈精神 厚植家国情怀”主题思政实践教育活动。活动通过沉浸式祭扫、专业融合讲解与历史情景再现,将红色教育与工匠精神培育深度融合。

青山忠骨前的青春对话祭奠仪式庄严肃穆

下午14时,师生齐聚张家山抗战遗址烈士纪念碑前。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周芳宇以《张家山思政实践现场教学讲稿》为蓝本,深情讲述了1944年衡阳保卫战中张家山战役的壮烈历史。她提到:“国民革命军第10军1.7万将士以血肉之躯死守衡阳47天,击退日军数十次冲锋。余子武将军的绝笔家书中那句‘我身体平安请勿念’,看似平静,却饱含以身许国的决绝。”在场师生无不动容。

全体师生肃立默哀,向纪念碑行三鞠躬礼,并依次敬献白菊。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曾科宣读《祭衡阳张家山抗战遗址先烈文》:“你们用生命照亮中华民族前行的道路……新时代青年定将传承遗志,强国有我!”宣誓环节,师生右手握拳,庄严承诺:“继承先烈遗志,弘扬革命精神;勤奋学习,报效祖国!”铿锵誓言回荡山间,与苍松翠柏相映。

纪念馆里的时空共鸣历史与专业的交织

在衡阳抗战纪念馆“铭记历史”展区,3000余具忠烈骸骨的照片与弹痕累累的钢盔震撼人心。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人现场授课这些实物比任何教科书都更能诠释家国担当。希望同学们在造强国的赛道上跑出青春加速度!”电气工程学院学管副院长结合中日兵力部署沙盘,讲解抗战时期电力保障对军事通信的重要性,将电气工程专业与国防建设紧密结合。24级电气自动化班学生李思龙在留言区写道:“技能报国就是我们这代人的冲锋号!

行走的思政课赋能新工匠实践育人润物无声

活动创新采用“沉浸式祭扫+专业融合”模式,将思政教育融入技能人才培养。参观衡阳民众抗战救亡运动模拟场景时,学生感慨:“《电工基础》课程的社会价值,在历史中找到了答案。”据统计,活动共收集学生心得感悟42篇,字里行间彰显青年使命。

传承红色基因:打造遗址+专业育人品牌

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人表示,学院将持续推进“红色遗址+专业特色”实践育人模式,计划年内新增2个校外思政实践基地,将工匠精神深度融入红色基因传承。“英雄不是课本里的符号,他们用生命定义了这座城市的灵魂。”活动尾声,师生凝望张家山弹坑中生长的松柏,感受历史的温度与和平的珍贵。



通讯员:郭晓庆 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