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清廉学校 廉洁文化

时代楷模朱彥夫:凡事不能搞特殊


朱彦夫,19337月出生,山东张家泉村人,14岁参军,16岁入党,参加战斗上百次,在抗美援朝长津湖战役中,失去了四肢和左眼。先后获得“时代楷模”。

“不做特殊公民”是朱彦夫定下的家规之一,谁都碰不得。朱彦夫做到了,不仅自己,还带着家人,而且是以一副重残之躯。

朱彦夫的女儿朱向欣对这句话的体会尤深。“父亲对我们要求非常严格。凡事不能搞特殊。”1957年,朱彦夫开始担任张家泉村党支部书记。这期间,他带领村民们修大寨田。为了带好头,他让妻子去当劳动力,帮着推土。孩子们放学后,则被安排到生产队里锄杂苗、捡棉花、摘烟叶,干些力所能及的活儿。有一次,小向欣去地里拔猪草,表姑随手掰了4个玉米棒,硬塞到她怀里。回到家中,小向欣刚要煮玉米,被父亲看到了。得知事情原委,他火冒三丈,非让把玉米送回去。“这是表姑非要给的,又不是我摘的。”“孩子们跟着你沾什么光了?”奶奶说。“我不当村支书,别人会给你吗?咱们家搞了特殊,我这个书记还怎么当?”小向欣只好含着眼泪把玉米送了回去,好几天没有理父亲。

另外一个女儿朱萍也领教过父亲的铁面无私。她六岁那年,被父亲安排去摘花椒。看到成熟的苹果,忍不住偷偷咬了一口。
“我真是太聪明了。又没摘下来,就不算偷苹果。”乡亲们看到后,当成笑话传来传去,传到了朱彦夫的耳中。他立刻把朱萍臭骂了一顿,“集体的便宜不能占。”从此之后,收花生、刨地瓜这种有机会“偷吃”的活,朱彦夫再也不让孩子们去干了。

严管之下是厚爱。别看朱彦夫铁面无私,好象不近人情,其实他对家人爱得很深。家风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中传承。朱向欣师范学院毕业后,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一干就是30多年。其间,本来有很多机会可以“高升”,但她都没有接受,“我要像父亲一样扎根于群众,踏踏实实为老百姓做点事。”20138月,46岁的朱向欣主动报名申请到山区小学支教。

“清正廉洁不是一项荣誉,也不是做给谁看的。要通过务实勤干、埋头苦干,让群众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在几十年的奋斗历程中,朱彦夫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无私奉献、清正廉洁的高尚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