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支部赴韶山开展“作风建设砺初心 红色基因铸党魂”主题党日活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动作风建设与党性教育深度融合,2025年7月9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赴韶山开展“作风建设砺初心 红色基因铸党魂”主题党日活动,通过“实地研学+作风锤炼+情景教育”的立体化学习模式,在伟人故里淬炼党性修养、砥砺纪律作风。
作风宣誓强担当 红色仪式铸忠诚
清晨7:20,全体党员佩戴党员徽章准时集合,支部书记张碧泉在出发前特别强调:“此次韶山之行既是红色教育,更是作风建设的实践课堂”。抵达毛泽东铜像广场后,支部创新开展“三重温”活动:在铜像前重温入党誓词,在纪念展板前重温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具体条款,在党旗下重温《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毛泽东铜像广场三面环绕的56株雪松,象征着我国56个民族始终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也寓意着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共同守护、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强大力量。通过庄严的“敬献花篮—肃立默哀—环像瞻仰”仪式链,党员们深刻体悟毛泽东同志“严于律己、艰苦奋斗”的作风典范。
沉浸研学悟作风 历史对照砺品行
在毛泽东同志纪念馆生平展区,同志们重点学习“延安整风”“七届二中全会两个务必”等历史事件,通过对比不同时期党规党纪原件,系统梳理党的纪律建设发展脉络。参观专题展区时,支部结合“一张伙食费收据”“修补73个补丁的睡衣”等实物展品开展现场教学,青年教师贺丹丹感慨:“主席一生清廉如水,这种作风力量穿越时空直抵人心”。下午在滴水洞一号楼前,党员们通过参观学习,深入了解毛泽东同志重视调查研究的光辉传统,并结合他早起在湖南等地开展基层调研、撰写《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实践,深刻感悟“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思想内涵。
科技赋能情景课 红剧铸魂淬党性
晚间集体观看红色情景剧《最忆韶山冲》,其中《遵义霞光》篇章通过数控舞台再现“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当毛泽东同志说出“纪律不严,何以聚兵”的台词时,现场党员自发记录这段作风建设金句。演出后支部即时开展“三问”讨论:问初心差距、问作风短板、问担当作为,结合剧中“十送红军”篇章体现的军民鱼水情,深入探讨“新时代思政教师如何以优良作风滋养学生”。
成果转化重践行 红色基因融讲台
返程途中,支部召开移动组织生活会,形成两项作风建设行动计划:一是建立“韶山教学案例库”,将今日所见所闻转化为《中国社会特色主义》课程教学案例;二是开展“作风提升月”活动,对标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要求排查教学科研中的形式主义问题。支部书记张碧泉总结强调:“这次活动实现了红色基因传承与作风建设的化学反应,我们要让纪律规矩成为思政课堂的鲜亮底色”。
此次主题党日活动通过“历史与现实对照、理论与实践结合、警示与示范并重”的方式,使全体党员经受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淬炼和作风洗礼。参与教师一致表示,将以“身正为范”的更高标准,把作风建设成果转化为立德树人的实际行动,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坚实保障。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支部 通讯员:郭晓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