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想一想无数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辈
时时回望历史,才能保持清醒。在革命先辈身上,凝结着历史的精神记忆,也体现着时代的价值追索。身处新时代,广大党员干部要多想一想无数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辈,想一想治贪惩腐与守好红色江山的关联,想一想如何承继先烈的遗志、续写他们的事业、告慰他们的英灵。
遥想战争年代,革命先辈面对敌人的枪林弹雨、威逼利诱,信念何其坚定、态度何其坚决,毅然选择“愿以我血献后土”。那一封又一封革命先辈的“绝笔信”,带给我们的震撼超越了时空。赵一曼行刑前写给儿子的信中,直呼“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雨花台最后一位烈士”成贻宾写给未婚妻的信中,列举“新生十条”;黄继光在战场写给母亲的信中,誓言“不立功不下战场”……为着革命事业、家国大义,革命先辈一往无前以赴之、殚精竭力以献之、断头流血以从之,成就“英雄”之名。反之,如果为着一己之私、眼前之利铤而走险、以身试法,就会成为人人喊打的“老虎”“苍蝇”,结局只能是流下铁窗泪、钉上耻辱柱。
如今,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也少了革命战争年代那种直面生死的重大考验。但,腐败这个“我们党面临的最大威胁”仍在,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风险挑战仍在。不妨扪心自问:如果有朝一日需要做出重大抉择,能不能像革命先辈那样,不忘初心、不违本心、不负真心,义无反顾地舍“小我”铸“大我”?从这个意义上讲,对革命先辈的缅怀,也是对精神的唤醒、对灵魂的净化。只有与先烈建立“生命的连接”,时时追思之、长久铭记之、深刻感悟之,我们的内心才能正气充盈、邪气不侵,我们的行动才能目标明确、步履铿锵。
传统不是守住炉灰,而是热情火焰的传递。对革命先辈的牺牲奉献,我们理当有“不敢忘记”的历史自觉,也应有“不能忘记”的责任接力。正如周恩来同志所说:“想到那些死难的烈士,我们没有权利不努力工作,没有权利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走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应当常与革命先辈“对对表”、常向英烈“借薪火”,用新的斗争赢得新的胜利,以新的奋斗创造新的光荣,使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使革命事业永续推进。这样,我们就能问心无愧地告慰他们:“先烈回眸应笑慰,擎旗自有后来人。”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发布时间: 2025-02-18 06:30
多想一想党和人民在自己心中的分量
陈毅元帅在《手莫伸》一诗中写道:“第一想到不忘本,来自人民莫作恶。第二想到党培养,无党岂能有所作?第三想到衣食住,若无人民岂能活?第四想到虽有功,岂无过失应惭怍。”字字心里话,句句肺腑言,把个人与党和人民的关系讲得畅晓明了,让人振聋发聩,充分表达了一位党员领导干部对党和人民的赤胆忠心。
在谈到自己发自内心牵挂贫困地区的老百姓时,习近平总书记曾这样深沉发问:“作为共产党人一定要把他们放在心上,真正为他们办实事,否则我们的良知在哪里啊?”呼应内心坐标,照鉴格局胸怀。心里想什么,把党和人民摆在心中什么位置,体现格局胸怀,更彰显党性原则。经常想一想党和人民在自己心中的分量,就能超越名利的羁绊,始终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用信念引领人生选择;就能初心如磐、使命在肩,不会忘记“我是谁”“为了谁”;就能经受住各种考验,抵制各种“围猎”,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在干部队伍中间,有的人可敬、可亲、可爱,有的人可气、可惜、可恨。出现如此大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心中装着谁。从“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的焦裕禄,到“不把人民拯救出苦难,共产党来干什么”的谷文昌,再到“只要是为了群众的利益,怎么干都不过分”的廖俊波,一代代优秀共产党人坚持心中有党与心中有民的高度统一,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上,忧百姓之忧,乐百姓之乐,帮百姓所需,为人民奋斗,为人民献身,在其身后树立起一座座巍峨的丰碑。
对于党员干部来说,经常想一想党和人民在自己心中的分量,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一道必答题。答好了这道题,就能唤醒其担当精神,担当起该担的责任,迎难而上、百折不挠,在造福一方中书写自己的事业辉煌;就能永远保持自律意识,“先把自己的手洗净,把自己的腰杆挺直”,在面对诱惑、陷阱时,保持清醒头脑,时刻警钟长鸣,守好自己的精神家园;就能始终怀有敬畏之心,敬畏权力、敬畏纪法,养成知纪知法、守纪守法的习惯,养成在制度笼子里行使一切权力的习惯。相反,把党和人民在自己心中的分量这道题答不好,就会陷入由思想迷茫到行动出轨的陷阱之中,甚至造成“一失足成千古恨”的人生悲剧。
一名贪官东窗事发之后,在其忏悔录中这样写道:“刚入党那会儿,自己的头脑还比较清醒,党和人民在自己心中的位置还摆得比较正。然而,随着环境的变化、职务的提升,开始飘飘然、昏昏然,把党和人民抛到脑后,用手中的权力拼命敛财,最终走上了一条不归路,真是追悔莫及呀!”对违纪违法者而言,世上没有后悔药;然而对于他人来说,却不失为反面镜子。身为一名党员干部,如果忘记党员身份、淡化公仆意识,遇事不想想党和人民在自己心中的分量,只想攀附关系搞“小圈子”,只想利用手中权力捞取好处,就会偏离人生航向,误事害己,成为党和人民的罪人。
想一想党和人民在自己心中的分量,是一道永恒课题,要用一辈子的行动来作答。一则,要有守正的追求。刘少奇同志曾说:“共产党就是代表人类正气的。我们要发扬和提高这种无产阶级的正气,克服一切的邪气。”摆正党和人民在心中的位置,就是最大的正气、最大的底气。以此作为为官从政的基石,就能做到心有大我、初心如磐,坚守底线、廉洁自律。二则,要有榜样的引领。对待英模人物、先进榜样,要高山仰止,还要见贤思齐,像他们那样做人处事、为官从政,就能保持人生的向善向上。三则,要有自省的自觉。坚持修身为本,严于律己,时时检点自己的行为,时刻注重纯洁自己的心灵,时时处处校正思想和行为的偏差,让党和人民在自己心中的位置永不移、分量永不减。
对于党员干部而言,想一想党和人民在自己心中的分量,这道考题太重要了。擦亮忠诚本色,保持为民底色,每一位党员干部都应将这道考题铭记于心,自觉坚定理想信念、校正价值追求、永葆党员本色,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2-19 06:46
想一想贪污腐败的后果和危害
清廉是福、贪欲是祸。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党同志都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做到克己奉公、以俭修身,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党员干部要做到清正廉洁,最紧要的是守住内心,勤掸“思想尘”、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时刻让自己受警醒、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腐败是危害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最大毒瘤,是最容易颠覆政权的问题,是党长期执政的最大威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到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是深刻总结了古今中外的历史教训的。中国历史上因为统治集团严重腐败导致人亡政息的例子比比皆是,当今世界上由于执政党腐化堕落、严重脱离群众导致失去政权的例子也不胜枚举啊!”历史教训告诉我们,腐败会削弱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严重损害党的形象和威信。反腐败关系民心向背。党员干部必须在政治上看清腐败的巨大危害,在思想上筑牢拒腐防变堤坝,做政治信念坚定、遵规守纪的明白人。
腐败污染政治生态、破坏公平正义、损害营商环境、侵害群众利益、积累风险隐患,是阻碍中国式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的“拦路虎”“绊脚石”。腐败的实质就是滥用公权、以权谋私。无论是吃拿卡要的“蝇贪蚁腐”,还是大搞权钱交易的利益输送,最终都会严重扰乱市场经济秩序,导致党群干群关系疏离。腐败不除,经济就难健康发展,社会就难安定和谐。只有坚定不移地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才能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国家安定和谐提供有力保证。
廉贪一念之差,荣辱两个世界。对于党员干部而言,腐败的代价是极其沉重的。翻看违纪违法党员干部的忏悔录,无不悔恨面对诱惑时利令智昏、无视纪法,无不喟叹因为触犯纪法而失去自由之后才真正懂得自由的可贵。更有甚者,“全家腐”造成“全家覆”,教训沉痛而深刻。党员干部要算好政治账、经济账、家庭账、自由账,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以忠诚干净担当的实际行动交上合格的人生答卷。
清廉是从政的底色。党员干部多想一想贪污腐败的后果和危害,方能对“心有所畏,行有所止”有更主动的践行,对“监督是爱,放任是害”有更深刻的理解,始终保持敬畏之心、警醒之心,坦然接受来自外界的监督,确保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更好地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2-20 07:00
多想一想世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不同命运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认识反腐败斗争,一定要有历史眼光、战略高度,着眼于实现党的使命任务。”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对党员干部而言,结合历史和现实,多想一想世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不同命运,深刻吸取历史教训,深刻认识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意义和艰巨任务,有利于进一步坚定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总体战的必胜信心、如磐恒心、坚强决心。
苏联共产党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政权,执政74年,取得过辉煌的成就,却于1991年黯然退出了历史舞台。苏共早年在有二十万党员时能够夺取政权,在有二百万党员时能够打败法西斯侵略者,而在有近二千万党员时却丢失了政权、丢失了自己。苏共垮台、苏联解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苏共腐败泛滥,早已脱离了人民,成为一个只维护自身利益的特权官僚集团。苏联解体前夕,有媒体曾经进行过一次问卷调查,被调查者认为苏共代表工人的占4%,代表全体党员的占11%,代表官僚、干部、机关工作人员的竟占到85%。历史一再警示我们,如果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不能正视和及时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放任腐败问题越演越烈,势必犯下系统性、颠覆性的错误,最终必然会亡党亡国。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党内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突出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自我革命的高度自觉,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使命担当,带领全党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和反腐败斗争,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不断纯洁干部队伍,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成效有目共睹。一系列斗争,维护了党的形象,巩固了红色江山,赢得了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的历史主动,赢得了党团结带领全体人民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共同奋斗的历史主动。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在百余年的奋斗历程中,我们党领导人民战胜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成就,历经千锤百炼仍朝气蓬勃,得到人民群众真心拥护和支持,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始终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在推动伟大社会革命的同时进行伟大自我革命。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大党保持执政地位和领导能力并不是一劳永逸的。我们党要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始终成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必须始终过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是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大就要有大的样子,同时大也有大的难处。”腐败是我们党面临的最大威胁,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我们党要始终坚守初心使命,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永葆生机活力,必须一刻不停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仍然严峻复杂,铲除腐败滋生土壤和条件任务仍然艰巨繁重。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对反腐败斗争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在这个事关民心向背、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上,我们必须异常清醒,深刻认识到反腐败斗争必须坚定不移,任何犹豫动摇、松懈手软或半途而废,都将犯颠覆性错误。必须保持战略定力和高压态势,坚定打赢反腐败这场攻坚战的必胜信心,坚定打赢反腐败这场持久战的如磐恒心,坚定打赢反腐败这场总体战的坚强决心,一步不停歇、半步不退让,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2-21 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