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清廉学校 廉洁文化

楚狂陆接舆柳溪洗耳、歌而过孔子

陆接舆,名通,字接舆,春秋时楚国人。他才高八斗,经纶满腹,耿直豪放。他蔑视王权,拒不为官,时称楚狂,隐居在桃江修山柳溪。《高士传》载有陆接舆柳溪洗耳的故事:

一次,楚昭王遣使聘他出山治理淮河,遭到陆通拒绝,使者悻悻而返。妻子从外面回来,看见丈夫蹲在柳溪边洗耳,忙问何故?陆说,刚才听了朝廷使者的一番鬼话,听到耳朵都脏了,不洗去耳中污垢,岂能安睡?陆淡泊名利,愤世嫉俗、视富贵如浮云的君子气节,颇得时人赏识。后人为纪念陆接舆,称柳溪为陆溪,又名洗耳溪。

当时孔子周游列国,寻找治国之道,遍访贤能之士。来到楚国后,听说在资水之滨的修山住着一位叫陆接舆的高人,便亲自到修山拜访。孔子登门拜访这天,陆接舆正在茅舍看书。

孔子坐马车,布衣长衫,头挽发髻,有书童马夫跟随。经家人通报,陆整整衣衫走出门,对着孔子唱起歌来:“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而已,而已!今之从政者殆而!”意思是:“凤凰啊,凤凰啊!现在王者德行为什么这样衰败?过去的事情虽不可挽回,但将到来的事情还来得及改正。算了吧,算了吧!如今的统治者快要灭亡了。”

孔子听了一惊,觉得此公之言,不同凡响,切中时弊,洞察将来,很有道理,这人肯定是自己仰慕之人陆接舆。他连忙下车,拱手施礼,想与陆交谈。而陆接舆早就不满孔子迷恋游说、维护王权之举,陆通认为道不同不相为谋,一个突然转背,隐身到竹林里去了,孔子只得扫兴而返。

《论语·微子》载:“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便是这个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