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捧读余欣然主编的《中国历代家书精华》,书中摘录了清朝聂继模写给儿子聂焘的《诫子书》,其中“山僻知县,事简责轻,最足钝人志气,须时时将此心提醒激发,无事寻出有事,有事终归无事”一句,读来感触颇深,不免勾起浓浓的好奇之心,忍不住对聂焘之为人、为官一探究竟。
聂焘(1694-1773),字闲有,号环溪,湖南省横山县人。雍正十三年(1735)中举,乾隆二年(1737)中进士,十三年(1748)八月出任镇安知县,在任八年,“以实心行实政,治绩推陕南第一,政绩推陕南县令之首”,深得民誉,是位勤政亲民的好官。
聂焘之为人,行孝敬老、清廉正直、大公无私。其牢记严父教导,在被任命为凤翔县令时说:“好凤翔,物阜民富昌盛状,我何必坐享其成守官场。不如回首家乡望,勤耕务农办学堂。教儿辈读书琅琅,孝敬年迈福寿长。”遂辞官返乡,为母守孝。在花鼓戏《聂焘》中,县丞吴正和吴乡绅两人借刀杀人,未能得逞,后又借聂焘修路造成死亡事故聚众闹事,企图把聂焘赶走,此事件给聂焘身心以致命打击,使其陷入进退维谷的两难境地。此时,父亲聂继模的告诫回响在耳边,如醍醐灌顶一般,使其坚定了留下来的决心。聂焘牢记父亲教诲:“大抵自己节省,正图为民间兴事,非以节省为身家计”,任职期间,捐银240两增修碥路,捐银213两分建社仓;离任后,捐银30两,资助义学建设。
聂焘之为官,服官爱民、勤政为民、兴除利弊。聂焘遵从皇命和父训,安心在穷荒僻壤、四境荒凉、山民贫苦的虎狼之窟镇安供职,毫无怨言。他始终牢记“无事寻出有事,有事终归无事”的教诲,勇于担当,招流民、垦荒田、修水利、兴桑蚕、辟道路、倡集市、建义学、办社仓、除虎患、惩恶强,造福镇安黎民百姓。
乾隆十三年(1748、聂焘上任之年),镇安4026人,784户,熟地127顷38亩,无主荒地达1150顷91亩。聂焘通过招抚流民、申报户口、劝民垦荒、奖励升科、给照为业、减免科赋、革除里下杂派等一系列重要措施,励精图治,至乾隆十七年(1752)已发展到8971人,2562户,新垦荒地500多亩,储仓粮3060多石。
因镇安山民出门需翻山涉水,每年夏秋两季淫雨菲菲,洪水暴发,山民没有桥筏,只能坐等,白天忍饥挨饿,晚上栖岩而睡,有的被洪水淹死,有的被虎狼活吃,只有春冬两季可以通行,但春冬秦岭万仞冰雪,镇安山民出门维艰。基于这种情况,在乾隆十四年至十六年(1749-1751)期间,聂焘多方筹资,开凿了镇安至西安之间悬崖碥路400华里,修复被洪水冲毁的镇安通往西安的楼子石要道,增修车家河至大山岔40多华里碥路,并到省城制短枪、火药,招募猎户,为山民除兽患。
乾隆十五年至十六年(1750-1751),为解决镇安百姓到县城借还仓粮肩挑背驮、跋涉崇山峻岭艰难之苦,聂焘分建了各仓贮粮1200石的青铜关、下梁(今柞水辖地)两处社仓。为开发镇安,又从江浙一带招募缫丝匠人,引进栽桑养蚕技术,教民种桑养蚕、纺纱织布。乾隆十九年(1754),聂焘大力发展镇安文化教育事业,建“启秀山房义学”,清查五郎江口学田学租、废寺田产以资助儒生,镇安义学自此开始。此外,其还先后在镇安县城内建起了东门瓮城、飞楼、虹化亭、崇圣祠,重修了文庙、城隍庙及名宦、乡贤两祠,使县城初具规模。
聂焘有言:“志在利禄者,易生厌烦愁穷之心,若志在民生者,更当切休养生息之念。”其选择了后者,致力于民生,以实心行实政,并谨记父亲“知县是亲民官,小邑知县更好亲民。做得一事,民间就沾一事之惠,尤易感恩。”之教诲,常以卖唱花鼓戏作私访,入民宅、查民情、听民意、解民忧,“兹土七载,羸马麻鞋,疆域六百里,无远不到。”
离开镇安后,聂焘不忘《镇安县志》的撰修校印,旅居西安时还修正志稿,直至稿毕交付刊印。
聂焘为官一任,清廉一世,造福一方。其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敢于担当责任、勇于直面矛盾、善于解决问题,以实心行实政,用忠诚、干净、担当为我们诠释了“为民”内涵,值得我们学习借鉴。